在乡下,我们家有一栋4层楼的房子,建于2013年,2014年竣工。这栋房子是在原先一层小平房拆掉后的地块上重新建的,室内面积有200多平米,室外还有一片小空地。
小平房我记得是在九四年建成的,给我留下最深的印象就是漏水,每逢遇到外面下大雨,家里就会下起小雨。想了很多办法,缝缝补补了好多次,依然还是漏水不断。虽然如此,童年的大部分时光还是在那里度过的。在被拆掉前,我回了一次老家,曾经生活过的痕迹,已经所剩无几,原本贴满整墙的奖状,只剩下孤零零的一张。
其实对于新建房子,当时我是极力反对的。因为我们全家都已搬到县城里居住,除了乡下的亲戚有红白喜事才偶尔回去,不然回去的时间极少。我从小学毕业后,就离开乡下到了镇里,后来上高中又搬到了县里。跟老家的联系,只有爷爷奶奶,还有一些不常走动的亲戚,小学同学也基本上没有往来了,所以我对盖房子并没有什么执念。
而且,在县城里住惯了,回到乡下也不太适应。乡下到了晚上七点,外面就已经静悄悄的,没有什么人来往。不像城里,不管多晚,出去都能碰到路人,更不用说方便的生活娱乐设施了。再加上越来越多人搬到城里,还在乡下留守的大部分都是老人,少了很多生气。
但我的父母却对盖房子的执念很深。他们觉得,房子就代表着面子,村里很多人都盖了大房子,我们家就也要盖,不能让别人笑话看不起了。要是家里有什么喜事了,有大房子也有兴办的地方。那时我觉得这个想法很可笑,都住到县城里了,为什么还要抱着以前住在乡下的习惯不放,碰到家有喜事到酒店里办不就好了,还省事。在乡下办,卫生和服务都要叫很多亲戚朋友帮忙打下手,做的菜也没有酒店的精致。可他们还是固执己见,说在乡下办喜事热闹,也省钱。
后来我发现他们的确也有他们的道理,搬到城里之后,人与人的连接的确变得稀松了很多,不像以前在乡下那么热络。在乡下办喜事,可以把许多长久没有联络的亲戚朋友聚在一起,通过共同劳动共同庆祝,唤醒共同的记忆。
房子建成到现在已经八年了,期间只有父母时不时会回去和老友叙叙旧,我在里面住过的日子屈指可数。每年过年之前,也是只有父母回去做一下大扫除。他们以前坚持盖房的一个原因就是要落叶归根,不仅仅是他们自己,包括我和弟弟妹妹老了也都是要回去的。现在他们可能意识到,那栋房子只是自己最后的归属,我们三个孩子回去的可能性不是很大,因此也不怎么提这个说法了。
在父母看来,房子不止是房子,还是自己的根,自己奋斗一生的一个证明,也是留给后辈的遗产。这和我们年轻一代,在城里买房,似乎没有太大区别,只不过两代人各有各的境遇。我忽然觉得父母建的房子,也是留给我们的一条退路,万一哪天城市无法生存,我们还有处可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