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读到一段有启发的话 :
“对事对人,永远保持低期望。对任何事,永远保持低期望。低期望,就能坚持,就能付出。期望值太高,则很快因失望而放弃。为什么总是不求回报的人得到最大回报,就是这个原因。”
对人保持低期望就是在与他人交往的过程中,不会想从他们的身上得到不切实际的好处,不对他们有过多的索求。对别人好,只是因为你想对他人好,而不是期望回报。
“鸡娃”这个词最近两年很火,在我看来,“鸡娃”就是典型的高期望。那些家长将精力、财力都倾注到自己孩子身上,就是希望孩子可以成龙成凤,出人头地。可人中龙凤毕竟是少数,大部分人仍然只会是茫茫众生中的一员。
如果“鸡娃”鸡到最后,发现孩子只是一个普通人,就会觉得投入与回报不成正比,现实与期望的落差太大,进而会对孩子产生巨大的失望。而且期间必然会伴随着各种焦虑,亲子关系很难不受到负面影响。
不对孩子有过高期待的话,焦虑就会少得多。孩子的每一次进步都会是惊喜,不管是成绩上的提升,还是兴趣爱好,自理能力方面的突破。
我对自己的孩子目前就没有太高的期待,像很多父母一样,只希望他能健康快乐地成长。当然我是由衷这么想的,也在努力去做,而不是一边这么说,一边又疯狂“鸡娃”。
记得有人总结了一个婴儿发育阶段的经验,叫“三翻六坐七滚八爬”。就是婴儿到了三个月就会翻身,六个月会独立坐起来,七个月会来回滚,八个月会爬行。我常常在育儿社区里看到有的家长,由于孩子没有达到这个标准而焦虑。
我的孩子就属于身体发育慢一点的,到了一周半才会走路,之前家里人也是很焦急,特别是看到邻居小几个月的孩子已经可以满地走了。我当时就比较镇定,因为孩子体检时基本上都是正常的,只是有些指标比标准低了一点,但都在正常的范围以内。
其实对孩子保持低期望并不是一件容易的事,你要无时无刻面对着各种比较,面对着自己的虚荣心。我所能做的就是:
1、把孩子当成一个独立的人,而不是自己的附属,不要将自己的期望投射都孩子身上。
2、坚信每个孩子都是特殊的,都有自己的生长节奏,而不是有标准可依照。
3、把自己作为一面镜子,有些事情如果自己都做不到,就没有资格去要求孩子也做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