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800字/天 x 120天

大屋顶村民学堂教学笔记1

2023.11.23 00:00

今年的大屋顶村民学堂,因为种种原因,推迟近两个月才开始启动,比我们常规理解的秋季学期,晚了许多。在等待的日子里,我认真思考着,我到底要不要继续去教学?

我住在杭州良渚文化村,这里的居民自称为“村民”,村民学堂就是我们社区的一个公益教学项目。参与这个项目的志愿者讲师免费授课,同学们免费学习,场地方免费提供教室。村民学堂由良渚文化村社区和这里的小区开发商:杭州万科共同发起,面向社区居民提供学习平台。项目从2012年启动,在2016年交由大屋顶文化组织运营,后者是源自于本社区的专业文化运营团队,在业内颇有知名度。这样一种近乎乌托邦的架构,竟然在这个社区持续了十余年,发展为每年五六十门课程、百余位讲师、两三千学员的大规模项目。

2022年秋天,我把自己的个人经验逐步体系化,开始在村民学堂,面向成年人讲授写作课。第一年的教学体验比预想的好,但也着实消耗心力。到了第二年,就遇上文章开头所述的、十分罕见的开学延迟现象。随着时间流逝,我的心情逐渐焦灼起来。写作课程虽然免费,内容却是饱满紧凑的,我一节课讲满90分钟不休息,一学期计划授课10到12次课。现在眼看已过去七八个星期,秋季课程仍无音讯!是不是索性这学期就不开课了,或者用别的形式去召集授课呢?

我会这样想,是由于老师和学堂的关系非常松散,基本来去自由,没有什么硬性约束条件。我暂时没有计划以讲授写作为长期正职,故也没有蹭大屋顶网红流量的必要。比起这些,更让我在意的,是往届学员的推荐和背书,他们都会主动向家人朋友分享在我课堂上的收获,让更多的人有了前来学习的愿望。我想,同学们都是口头的约定,并没有实际承诺,也没有学费往来。这样的课,我有义务一定要讲吗?

时间到了十月下旬,大屋顶终于发出秋季班的课程招募,我思来想去,还是按提示登记了课程。在这个公益性的学堂里,重要的不是大屋顶需不需要我们,也不是项目运营的专业程度如何,而是作为一个社区居民,我们和我们的邻居需要分享,需要彼此的帮助。这种帮助不仅可以是生活上的,也可以是精神上的。这才是我们选择共同居住在杭州的城郊,居住在这个名为“文化”的村里的隐含之意。

解决了思想问题,事情就变得轻快起来。我可爱的助教青竹小姐答应继续协助我教学,于是我们商量着对这个课程进行更细致的排布。我重新调整了自己的授课节奏,秋季班固定讲授写作入门,到了春季,则轮换着讲一门进阶课程。2023学年的进阶课是“高频实用文案”。这是我经过多年实战的专长,也是许多邻居的实际诉求。这样的课程,能帮助他们把看似虚无的写作技巧,直接应用到工作和生活中。

确定了内容,我们接着讨论课程档期。在什么时间上课,对于招生的影响是巨大的。简而言之,就是不要强碰热门课程的时段,也不要选择过于冷门的时间点,导致学员无法合理报名。往期写作课是在工作日的白天授课,来的都是自由职业者,或是离退休的姐姐们。这次,我想试着扩大学员范围,让那些需要朝九晚五去上班的人,也能获得学习的机会。

我想重申一次,我会做这样的调整,正是由于我暂时没有计划以讲授写作为长期正职。做过项目运营的人都知道,你应该面对选定的目标群体,重复地、深入地、耐心地去推广,而不是像我这样,贸然更换自己的受众。我这样做,除了回归项目的公益初心,即普惠地面向全体社区居民,还基于一个更具个人趣味的理由:我也是一个自由写作者,我需要接触更丰富的学员样本,用更广阔的视野去观察。

(待续) 夏天

Comments
Write a Comme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