很多公司的老板会对品牌市场部的同学提出这样的要求:期待用户看完我们的内容或者用完我们的产品/服务后,就忍不住想要分享出去给身边的人,发到社交网络上(朋友圈/小红书/抖音/微博……),产品推广和市场活动一定要有UGC(user-generated content用户生产内容)。
想问各位老板或者正在看这篇文章的朋友们,在过去三年内,有什么产品或品牌活动,是你印象深刻,自己分享过或者看到别人分享过的?
在写这篇文章的时候,我努力回忆我身边非市场营销从业者咋在朋友圈分享过的内容,大概也就是这面这几个内容:
东方甄选的直播间视频,看到董宇辉老师的直播,惊叹这简直是直播间的一股清流,直播还能这样娓娓道来,学到这么多的知识点;
2020年五四青年节B站发布的《后浪》视频,从此“后浪”就变成了一个热门词;
瑞幸和椰树椰汁的“椰云拿铁”跨界联名,依然是简单粗暴的PPT设计, 依然是五毛特效般的色彩碰撞;
蜜雪冰城的魔性歌词和视频,“你爱我,我爱你,蜜雪冰城甜蜜蜜”;
网易系产品的内容,各种用户测试、年度歌单、年度新闻等等。
这时候有人会问,怎么不说说宝矿力水特2023春季的广告啊?怎么不说说世界杯期间LV那张C罗梅西的海报呀?怎么不说说今年三八节各个品牌的营销视频呀?
当你提到这些内容时,你有见到非业内人士的分享么?
我们先来看看几个常见的人们不喜欢在社交媒体上分享的原因:
1.隐私问题:有些人可能不喜欢在网络上分享个人信息,更愿意将他们的私人生活与网络存在分开。
这就是为什么有些人几乎不发朋友圈,你看不到任何他们的内容,连工作内容的转发也没有。他们觉得网络世界和现实世界就是两个世界,他们会有意将这两个世界隔离开,他们担心他们个人信息会在网络上留下痕迹。
2.害怕被评判:另一些人可能害怕被在网络上评判或批评,这会引起他们的焦虑,从而阻止他们分享。
我们的想法会反映在我们的分享中,因此人们不愿意透漏自己真实的想法,所以许多人只看不点赞不转发不留言,也比如有人微信朋友圈会设置分组,也比如我们常在小红书看到“不敢在朋友圈发的照片”这样的内容。
3.缺乏兴趣:并非每个人都喜欢或认为在社交媒体上分享个人生活或意见很有价值,他们可能更愿意独自保持或仅与亲近的朋友和家人分享。
在2015年9月号的《哈佛商业评论》上,有一篇题目为《Why Some Videos Go Viral》的文章。文章中提到,营销科技公司Unruly对大约 4300 亿次视频观看次数和 100,000 个消费者数据点进行了分析,揭示了病毒式传播成功的两个最强大的驱动因素:情感反应(内容让你感觉如何)和社交动机(你想要分享它的原因)。
情绪反应(Emotional Response)指的是内容应当尝试唤起观看者多种积极的情绪反应,以确保能引起共鸣,这种情绪反应越强烈越好。人是感性的动物,品牌除了产品功能性的与消费者互动以外,也要用创意内容引发消费者的感情层面的互动(Emotion vs. Function)。
在这篇《Why Some Videos Go Viral》文章中,提到了社交分享的十大动机:
- 征求意见:我想要知道朋友的看法。例如一个人可能会在社交媒体上分享一个有争议的新闻文章,以了解他们的朋友对这个问题的看法。
- 分享热情:分享内容能连结我和朋友的共同乐趣。例如一个对特定爱好非常热衷的人,例如摄影或烹饪,可能会在社交媒体上分享相关内容,以与其他有相同兴趣的人联系。
- 真实生活的社交:这内容有助于我生活的社交。例如一个人可能会分享关于即将到来的事件(如音乐会或节日)的信息,以鼓励他们的朋友与他们一起参加。
- 社交效益:这则分享对我朋友有帮助。例如有人可能会在社交媒体上分享一篇他们认为对他们的朋友有用的文章或资源,例如食谱或最新电影的下载链接。
- 名声:酷炫者:我想成为第一个谈论这件事的人。例如一个人可能会在社交媒体上分享一个新的、时尚的产品或服务的信息,以展示他们的知识,并第一个向他们的朋友介绍它。
- 名声:权威感:我想要展现个人的知识。例如一个对某个特定主题,如政治或科学,有了解的人可能会在社交媒体上分享相关的内容,以展示他们的专业知识。
- 时事议题:该内容为当下趋势或事件。例如一个人可能会分享与当前事件相关的帖子,例如奥运会或奥斯卡奖,以了解最新的趋势和新闻。
- 开启对话:我想要展开线上对话。例如有人可能会在社交媒体上分享一个发人深省的文章或问题,以引发讨论,与他们的朋友进行互动。
- 自我表达:这则贴文讲关于我的事。例如 一个人可能会分享一个反映他们个性或兴趣的帖子或照片,例如来自他们最喜欢的书籍的引用语或旅行的照片。
- 社会公益:这内容对社会有益且我想帮忙。例如有人可能会在社交媒体上分享有关慈善或社会事业的信息,以提高意识,并鼓励其他人参与并做出积极的贡献。
我尝试在网络上找一些品牌营销的案例,分别是以十大社交分享动机中的某一个动机为主,来驱动消费者参与品牌营销活动并分享的。
以下是我找到的案例,只是比较遗憾的是几乎都是国外的案例。
- Opinion Seeking: Burger King的“Whopper Sacrifice”活动,鼓励用户删除10个Facebook好友以换取免费的汉堡包,从而引发了社交媒体上的热议和讨论。
- Shared Passion: Starbucks的“White Cup Contest”比赛,鼓励顾客在白色纸杯上绘制自己的艺术作品,然后分享在社交媒体上,这激发了粉丝之间的创意和互动。
- Social in Real Life: Airbnb的“Live There”广告系列,鼓励旅行者不仅是游客,而是当地人,去体验当地的文化和生活方式,这促进了社交媒体上的讨论和分享。
- Social Utility: Ikea的“Place”应用程序,允许用户在虚拟现实中尝试放置家具,这使得用户可以在社交媒体上分享他们的家具布置和设计想法。
- Kudos: Coolhunter: Nike的“Breaking2”活动,鼓励马拉松运动员在2小时内完成马拉松比赛,这引起了社交媒体上对运动员的关注和讨论。
- Kudos: Authority: Red Bull的“Stratos”项目,支持 Felix Baumgartner 在跳伞时突破音障,这次冒险引起了社交媒体上的广泛关注和讨论。
- Zeitgeist: Oreo的“Dunk in the Dark”活动,在超级碗期间停电期间发布的一条推文,这条推文迅速引起了社交媒体上的关注和分享。
- Conversation Starting: Dove的“Real Beauty Sketches”广告系列,让女性重新思考他们对自己的外貌的看法,这引起了社交媒体上的广泛讨论和分享。
- Self-Expression: Apple的“Shot on iPhone”广告系列,鼓励用户使用iPhone拍摄照片和视频,这使得用户可以在社交媒体上分享自己的创造和艺术作品。
- Social Good: 支付宝发起了“蚂蚁森林”项目,鼓励用户通过日常行为来减少碳足迹并参与公益活动,以此来强化品牌形象和社会责任感。
作为品牌营销人,我们都希望我们自己的产品或内容会被消费者喜欢和认可,可以被更多人分享。
了解消费者不分享的原因,和分享的社交动机,可以帮助我们从原点出发,来思考我们的产品和内容。
最简单的方法,就是我们把自己当做普通的消费者,去评价我们的作品(产品或内容),问问自己:我被打动了吗?我愿意分享给更多的人吗?还是我仅仅在自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