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ello,日更第十三天了~
今天的主题是公众号给我发周报时的突发奇想。当你认为你在操控别人的时候,似乎也在被操控着。我沉思,因为我没做过过多的分享,在我分析这个数据是谁,以什么意图做出分享行为时,发现那个数据可能就是我自己。我们日常生活中的一举一动 似乎都已然成为数据的一部分。一次购买,到一次点击,甚至到一个眼神,分析无处不在。当你从分析的角度,代入被分析的人,你是什么感觉?
你的决策如何被数据所影响?
人们免因为外界的反馈而被影响决策。成功抑或是失败的决策,都可能来源于数据。去写数据好的话题,去发数据好的内容,而去除一些不能够带来流量的内容。当我们在选择餐厅、旅游目的地时,我们经常倾向于选择评价好的对象。
彭兰老师在其文章“数据化生存:被量化、外化的人与人生”中写道:“数据不仅支持着人们的虚拟化生存,也强化了现实空间中的人与虚拟空间中的人的对应关系,甚至反过来影响现实空间中的人。”
同时,她提到海勒在研究控制论对后人类主义的影响时指出的反身性。它指的是曾经被用来生成某个系统的东西,从一个变换的角度,被变成它所激发的那个系统的一部分。
我们的行为在成为数据的同时,被看到的信息也在这计算之后被生成。这种数据生成的信息反馈机制,正在成为我们生活的一部分。
彭兰老师还在文中提到一种利用数据自我反馈的机制。比较产常见的例子来源于健身房,健身的朋友会运用手表的检测,观察自己的情况,从而修改自己的健身计划。
到这一步,数据不仅代表了外界反馈,也代表着一种自我审查。但这个自我审查的最终目的是什么?是以最高效率去趋向一种心中评价的,最好状态。
至此,我们可以发现,数据源自于个人,又反作用于个人。他可以被人们用一个人审查,甚至被看作休正自己,打成“心中形象”的辅助工具。
但我们以数据为根据去修正自己的底层逻辑是:数据是客观世界的反馈,是我们用第三只眼看待自己的一个依据。
但数据它是客观的么?
人民网的一篇文章中写道:“算法在某种意义上是极简文化的产物。人们渴望确定性的标准答案,来简化信息时代因信息洪流而带来的焦虑和迷茫。”
数据在分析之前,一般要进行标准化的操作。而这个标准化目的,便是去除一些异常数值对最后结果是造成的影响。
不知道大家有没有在日常生活中感受到,各大app的首页正在与周围的朋友同化。可能有人已经发现了盲点。在算法的不断迭代里,个人似乎在被泯灭。
人可以被标准化吗?
赫胥黎所描述的《美丽新世界》中,被功能化分配的标准化生产的人类,是我们的未来么?在机器中坚持自己自杀的野人,和麻木的螺丝钉,我似乎都不想成为。因此,选择在这之间反复横跳。
成为完整的人,似乎在数据世界里越来越难了。
那么,你今天是人还是机器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