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800字/天 x 120天

20231204 浅谈艺术

2023.12.04 00:00

今天陪母亲去了她朋友在工作的艺术空间。
母亲其实对艺术并不感兴趣,她只会说“看不懂”。约莫她不忍拒绝朋友盛情的邀请,才会叫上我。但其实去听像我母亲这种离艺术常保持一定距离的人对于艺术的思考,在我看来是很有趣的。

我认为艺术永远是大众的,无论是在远古时期的壁画上去捕捉的牛羊;还是在宗教的艺术中的神爱世人;是印象派的,对于个人眼中的光影斑驳;还是在抽象主义中,对世界的简化。

艺术史的故事带给我们的震撼,是不断地突破人们对世界的看法,但显然当下的我们看到这个世界的观点又走到了一个新的尽头,那么新的出口在哪里?

艺术圈的学者们试图找到一个完美的逻辑去说服艺术对于社会的意义,而聪明的资本家早已用标价决定了这一切。

至此,优秀的艺术和关系者的个人表达混杂在一起,答案不再变得明晰了。

好在自媒体出现,其实给了很多艺术家一个出路你会发现他们去分享的艺术家的日常人们看到了同样的一种普通人,在现实中打拼都不堪,你会看到同一种努力之后,却仍旧失败的无奈。但是他们仍然在追求一种自己崇高的追求。

然后他们打动了人心,在新的一条赛道上面走进了大众,我觉得有时候这种最朴素的媒介,它合成又不是一种艺术呢?

​媒介从来不是对于艺术品的限制,而是拓展了种了艺术的可能性,但不是说媒介是决定性的。突破性的该是对世界的反思,对艺术表达的突破,而不应该是社交手腕或者身份标签。

当下似乎是个概念缺失的时代,我们,至少是我,急需一场精神震撼。在被多巴胺过度驱使的网络生活中,“恍然大悟”似乎在被渴求。

艺术圈其实急需一个故事向大众证明,它们的价值。

我能感受艺术史中所讲述的人来看待世界的变化的故事足够震撼,但就当下而言,这种震撼还能向哪个方向发展?这种扣人心弦的艺术史故事,有还有谁还在讲述?又为何这个故事的剧情不再明朗了呢?

如今,艺术品的生产不可谓不多样。国内的艺术圈其中一种商业化的趋势,我愿称之为IP化。用一种技术或一种形象,做一些可一定程度上重复制作的作品,它们可以不断被售卖并生产周边产品获利。

这种商业化的好与坏,很难评价。同一艺术家作品的根本概念串联,以及单个作品间差异,水平其实参差不同。有人能用一个概念,重复性创作,形成庞大的世界观;有人的重复却略显单薄。

这就引出了第一个原因,故事不再易于传诵的一个原因大约是,作品大量的生产,以及整体评价体系的混杂,其实带来了更多的迷茫,特别是对于路人的。至此,故事不再是一根突破的直线,而是树杈型的发散开来。

故事的缺失,另一个一个原因或许源自于“错位”。这个“错位”与IP化的复制不可谓不相同。

当一个概念的第一次出现的时候,并不能说是没有意义的,但一旦这种形式被认可,并且被被过度的使用之后,我觉得可以说是成为了新的学院派。但现如今的学院派,不是在学院之中,而更多是市场化的一种固定特性,那这是否才是掩盖于艺术史常见的学院之后,真正需要被推翻当代建制呢?

母亲虽说对于艺术圈这个大体是持有排斥状态,但她是善于问为什么的。这种提问为什么的能力,恰恰是我认为去品味艺术最需要的。

本篇文章谨代表我个人的体会和思考,与我自己对于艺术的价值判断,希望感兴趣的人可以一起探讨~今天就到此为止啦!明天见~

Comments
Write a Comme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