故事一:
90后,企业创始人,孵化了国内最有名的美食短视频创作者,不喝酒,不应酬。
业内人士:我就不相信,你这样,能拿到投资人的钱。
创始人去KTV,“太黑了,把灯打开。” 这句话成为业内段子。
至2021年7月3日,已经拿到了C+轮。
故事二:
70后,杭州下沙网红餐饮店老板,韩国人。
来杭州认识一位下沙女孩,结婚,婚后女孩去韩国留学,住在他韩国的家里,后离婚。
他留在了下沙,没回韩国,开了餐饮店。
每周固定休息两天。
能陪他的未来女孩,也要休息两天,一起看书,弹琴,画画。
听完一个人的故事,你会喜欢上一个人。
秋已深,是我,我准备好了故事,给你听。
Title:摘自蒋金晗《我的法学院之路》
回顾在法学院的几年,仍然觉得苏格拉底法对我的思维模式影响最大。之后我很少再去寻求正确答案,已经习惯从多个角度看问题,善于捕捉争论中的概念偷换以及逻辑漏洞。法律追求的正义,诚如伊壁鸠鲁所言,“没有绝对的正义,有的只是在人们的相互交往中在某个地方、某个时候就互不侵犯而订立的协议。”乃至美国宪法,也是规划国会、政府、法院、公民的权利和义务的最高契约。
但是律师可以做得更多。一个了不起的律师能够跳出固有框架思考,争取有机会把官司打到最高法院,改变法律,从而改变世界。比如,在司法系统内部,像金斯伯格那样,先当律师,后做法官,在强大的理念支持下为女性平权奋斗一生。即便放眼司法系统以外,缔造美国历史的,从职业群体来看,律师也不可或缺:56位《独立宣言》签署人中,有25位律师;55位美国《宪法》缔造者中,有35位从事法律工作或曾受法律教育;45位美国总统中,有27位律师。诚如托克维尔特别指出的:“如果有人问我谁是美国的贵族,我会毫不迟疑地回答,决不是没有任何纽带联系的富人,而是律师和法官这一法律职业共同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