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800字/天 x 120天

试试就试试

2023.04.22 00:00

要不要跟老人住?

我的建议是,不要。

中国式家庭最大的一个毛病就是没有分寸感、空间感。这个当然是有着历史原因的,也是有着情感纠葛的。

中国人自古就特别痴迷大家族,如老舍写的《四世同堂》,会觉得,哇,你看看我们的家族多兴旺。过去是需要这种团结的,毕竟不太平,中国人为啥喜欢生男孩?因为有男丁的家庭不受欺负。

现在的年轻人已经不管这一套了。只管自己爽,不管别人,过好自己,活好自己,没有太大的精神包袱。

表弟的表哥就是一个典型例子。

毕竟上大学回到县城,没找到合适工作,就在家啥也不干,天天玩手机,关键是人家没有丝毫的不适。父母看不过去眼,天天唠叨,孩子受不了了,一气之下打了个面包车直奔成都,并扬言再也不回来,与父母一刀两断,恩断义绝。

这事咱只会想想,不敢干,人家来真的了。

直接斩断羁绊。

隔壁单元有个老太,四个闺女,老头老年痴呆,动不动就动手打人,已然到了六亲不认的地步。老太可怜他,更大的原因也许是心疼钱,不舍得把他往养老院送,一个月三千多块钱。

从现实角度出发,应该送去,毕竟养老院配备有专业的小护士,有人管,有人陪,当然了未必上心,但眼不见心不烦。不然老头在家满屋子转悠,边走边拉。

四个闺女指望不上。三个闺女都是各个局属单位的一把手,一个闺女在澳洲。没人管。连老头住养老院的钱也是老太掏的。

我觉得这些闺女是盼着亲爹死的。三个闺女不怎么去看望,偶尔一次也满脸的嫌弃。澳洲的闺女更绝,直接不回来了,不出钱,不出力。

真是聪明。远离这些个鸡飞狗跳。

很多人通过大学的途径飞出去之后,很难再回来了,不是工作的事,也不是距离的事,而是内心接受不了自己家庭的琐事,太牵扯精力了。

譬如生老病死,谁家生娃了该随礼,谁家死人了该参加葬礼,谁又住院了得去看望。一个人的精力是有限的,在村里全是这些事牵扯着精力。你要是表示下不满,老人还生气,说什么人与人之间要多走动。
问题是,这些所谓的亲朋都是老人们之间的关系,子女连谁跟谁都分不清。

于是呢,外出打拼的孩子们能不回就不回,哪怕能回也得找个借口工作忙出差之类的搪塞过去。

国内父母还是太依赖子女。父母也委屈,好不容易把孩子拉扯大了又把孙子看大了,结果呢,孩子对自己还各种嫌弃。

还是彼此之间生活插手太多了。

老人做到不看孩子就好了。秉承一个原则,自己的孩子自己管。各个家庭保持独立。过好自己。

谁也没有义务管别人一辈子。养儿防老的这一套不好使了。

年轻人,觉醒了。

不论老人还是年轻人做到不依赖,很重要。只是我们还需要太长的路要走。年轻人要真对自己父母不管不顾,哪怕每月准时打钱也会让村里人戳着脊梁骨骂的,即便戳不到也得在心里恨恨诅咒。

不与父母住,是原则。

不信?

试试。

Comments
Write a Comme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