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近虽然很倒霉,店里碰到的奇葩很多,但是呢,好同学也不少。昨天一个姑娘就很热情洋溢地给我发了她的中文系书单,还是很振奋的。
真的是隔行如隔山。文学修养并不是看几本小说就能够习得的,那需要专业、持续、长久地在行业内深耕才行。
她的书单,我一本也没读过。姑娘还很详细地给分了类:文学批评史、文学史、先唐文学、唐代文学、宋代文学、元明清文学。例如,《20世纪中国作家对明清性灵文学的接受》、《士人身份与南宋诗文研究》、《唐代科举与文学》、《楚辞章句疏证》、《古典小说中仙女意象的层累构建及文化蕴含》、《中国文学地理形态与演变》......
你想,咱就是自学读再多书,若没有专业指导,怎么会研究以上的领域?无非就是看几本小说打发打发日子。所以,读过几本屠格涅夫、陀思妥耶夫斯基就觉得自己是文学青年,显得多么可笑?
网络上甚嚣尘上的什么跨领域跨专业的“斜杠青年”,看上去就很可疑,不过是流于表面罢了。这就是为啥咱们需要在自己熟悉的领域深耕。
当然了,改变也不是我们应该害怕的东西,相反,我们应该积极拥抱变化。只是这种改变要付出代价,也许金钱,也许时间,但千万不要是健康。
像上面的姑娘的书单,看上去庞杂繁复,我能否赶上她?难度很大。因为她也在变化与进步,哪怕我付出更多的心力,也够呛。她做的是时间加成的事业,又有专业导师指导。
昨晚二年级的一个孩子拿作文给我看,就是那种典型的流水账。早上吃饭,中午吃饭,晚上吃饭,完了。每篇基本都如此。
我哪会这些?只好糊弄了过去,让她写3个细节,用细节撑起文章骨架,甚至可以刻意制造冲突。
顺便采访了几个初中生,他们是非常讨厌体育课的,能躲就躲。体育课应该这么多年没啥变化,无非是跑跑步,打打球,体育老师带女生做游戏。
倘若咱的体育课可以骑马呢?可以游泳呢?可以滑雪呢?哪怕骑行也行。会有孩子不喜欢吗?
今年本地中考又不考体育了,说是怕新冠后遗症......
现在的孩子体型走两个极端,要么骨瘦如柴,手无缚鸡之力,要么虚胖,走两步就喘。从不运动,只玩手机。
教育的问题。
好的教育起码应该让孩子们拥有健康的身体,每个人都应该有一个终身的健身项目,可以是跳绳,可以是游泳,可以是骑行,要做终身运动者。
不知道大家有没有这种感觉?就是我们鄙视父母之后,有一天突然发现,我们成了父母,我们成了我们一直鄙视的样子。
中国不是有八大宽容嘛:为了你好、习惯就好、都不容易、还是孩子、岁数大了、来都来了、大过年的、人都死了。
嫌弃父母唠叨,为人父母之后,我们也在唠叨。
反感父母满嘴的“为了你好”,我们也在不自觉中对孩子讲“我是为了你好”。
不爽父母总在和稀泥“都不容易”,我们也在脱口而出这句话。
看来是基因在反制。
有些刻在基因里的东西是很难改变的。
例如有段时间我居住在城里,楼上有个孩子一天到晚蹦跶、奔跑、叮铃咣当响,仿佛在摔跤,而父母从不吭声。有天,我实在受不了了,已经严重影响我生活了,我上楼去交涉,让他们约束下孩子,他们压根没听我说完就抢着说,没有呀,我们孩子乖着呢。
这种无意中的行为才是最可怕的,他们压根意识不到。他们学历不高,初中应该还没读完,大儿子初中文凭,那么按照这个逻辑下去,这个小儿子大概率也只能读到初中。
我虽然不是“唯基因论者”,但后天的环境要多么优秀才能促使一个人去做出改变呢?
可能是经济上的刺激,可能是周围环境的影响,可能是当了父母,可能是失去了亲人。
一念之差,天壤之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