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2/10/20
生活中,我们经常听到有人说话时是不是地夹着一些外文单词,这些情况多见于职场、IT圈、留学归国人员等等,同时我们也经常看到一些人对此非常反感,认为这些说 broken enghlish 的人装腔作势,狐假虎威。另外则有一些人比如说脱口秀的,会拿这种风格作为“取笑”的对象。
我仔细想了一下这个问题,有几点想法:
1、语言是活的和相互影响的,即便是说汉语,难道我们的现代汉语就那么纯种?有些词组直接从日文反向输入,还有一些词则是外文的音译,所以没必要有鄙视链,除非你能用甲骨文表达所有思想和感情。
2、看场合,语言是交流工具,交流则看场景和对象,如果是正式的场合,比如正式会议、学术论文等,则应该用一种正规的语言来通篇表达,外文可以用各种注释、注解和索引等来相互印证。
3、日常的非正式交流,只要符合自己的语言习惯,只要对方不介意,那就只管混用。在很多专业里面,大家有时为了防止不同的译法妨碍理解所指,会直接用原文,情非得已。
4、混用的前提最好是,你能用混用的任何一种语言流利地表达。
5、如果自己能够理解对方,则不必太在意对方的语言习惯。
6、如果实在忍受不了对方的语言习惯,大可找个理由离开或规避。
下面引一篇张光直先生在1996年写给巫鸿的一封信。张光直和巫鸿先生当然都是中英文都能流利写作和讲话的,但这就更不妨碍他们信件往来时的语言风格了,而这与他们的学术著作是非常不同的。
张光直非常谦虚,在巫鸿和他成为一校同事后就总是以平辈相称,不过巫鸿则始终称先生为师。
巫兄:
好久没有联系了,未知近况如何?我还是老样子,只是帕金森又向前陓了几大步。不知道还有几步可以走。
谢谢你的新书,Monumentality;我还只略翻了一下。看见居然是 dedicated to me,很是不敢当,我就拿这个当作一个鼓励,再写一本书好了。这个学期是我的最后一个学期,从七月一号正式退休。我的这个位子不一定是教中国考古的人来补,如果没有合适的人接下去,哈佛的中国考古学就断绝了。中国美术史现在也没人接你。宋代以前,只有 Michael Pueu 一个人教历史,这是 unacceptable 的。但是我已退休,退休以后就没有任何力量影响人事。呜呼哀哉!
听说你要去台湾, 可以看看故官和史语所的收藏,还有好几家私人收藏品,至少要十天才能有整个的初步印象。我在夏威夷散会后,会去台湾几天,大约是四月十五日到二十三日,不知与你有无 overlap?
匆此祝近好!
光直敬上
- 3. 29
我觉得这样语言混用挺好的,accuracy比纯正更重要。我在黄浦江边,看滑板少年们,满口都是英文的滑板术语,不是他们不爱母语,而是母语无法说清楚这个动作。怎么方便,怎么准确怎么来,语言不是让人供起来的,而是拿来用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