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2/9/11
英国考古学家史蒂文·米森于2003年出版了““AFTER THE ICE: A GLOBAL HUMAN HISTORY, 20,000–5000 BC”一书,中文版于2021年出版,取名《史前人类简史:从冰河融化到农耕诞生的一万五千年》,比较书名,的确是原来的名字更清晰,不知中文编辑是怎么想的。理想国的广告语是看史前人类如何从濒临灭绝走向鼎盛。据专家说,这20年间,有很多新的考古发现,书中尚未反映,但我毕竟不是专业人士,也不知道如何去查阅考古论文,实际上也不会去查。
有一个知识点确实是这本书没有更新的,就是书中说日本的陶器是世界上已知最早的陶器,“绳纹时代的陶器”被认定为世界上最早的陶器,测定为距今12165年。
但在1993年,中国考古队员在湖南玉蟾岩遗址已经找到釜形器的陶片距今12320+-120年;用陶片基质测定年代距今14810+-230年;用同位层的木炭测定年代距今14490+-230年。这是当时世界发现烧制最早的陶片。但我不知道史蒂文为什么没有采用这个数据,而用了日本的数据。
2012年,北大教授在 Science 上发表文章证实江西万年仙人洞遗址出土早期陶器的年代距今两万年。
不过从书中还是获取了相当多的知识。比如过去对冰河期总是模模糊糊,现在在时间上对离我们最近的那次有了基本的轮廓,上一次冰河期的顶峰发生在公元前20000年左右,称为“末次冰盛期”(last glacial maximum, LGM)。在此之前,大地上人烟稀少,人类与不断恶化的气候进行斗争。
“公元前20000年之后不久,全球变暖再次开始。这个过程最初相当缓慢且不平稳——气温和降水出现了许多小起伏。到了公元前15000万年,大冰层开始融化;到了前12000年,气候开始波动,气温和降雨大幅上升,然后突然转回寒冷和干旱。公元前10000年之后不久,一波惊人的全球变暖为冰河期画上句号,进入了今天我们所处的全新世(Holocene)。正是在这全球变暖的1万年和紧随其后的余波中,人类历史的进程发生了改变。”
书中对中石器时代(Mesolithic,又称作细石器时代)有特别的介绍,这是位于旧石器时代和新石器时代之间的年代,它开始于约一万年前的更新世末期,然后结束于农业的出现。当然地球上有些地方没有经历这个时期直接迈入新石器时代。中国是典型的经历了这一时期的地区。
中国最新的考古发现认为稻香的源头已可上溯到一万年前的浙江省浦江县上山遗址,上山文化是世界稻作文化的源头。
但回看历史,有理由相信末次冰盛期期间,人类更多地在热带地区,随着气温上升,逐步向高纬度地区迁移,因此我们有理由认为农业活动应该是大约1.2万年前首先在华南地区开始(已有很多考古成果),因为那个地方气候宜人,后来可能因为气温急遽上升,南方地区的人分两路往华北内陆与东海岸发展农业,后来形成东西两个文化传统。浙江这边应该就是东海岸这支,河姆渡、良渚等都是这一路,另一路则沿江西、湖北等逐渐北上,随着气候的变化满满地该种其它谷类作物。这也能解释为什么古人会用贝类作为贵重物品,贝类又为什么会出现在内地。
中国的比较完整的可信文字系统应属甲骨文(武丁期开始,约前1250-前1200年),但近些年的考古发现,在河南舞阳贾湖新石器遗址中发现甲骨契刻符号,几乎同时,蚌埠双墩遗址中,发现蚌埠双墩刻画符号,这些都可追溯到8000年前,可见汉子体系的形成和演变过程远比大家想象的要漫长。
如果考虑到8000年前人类的活动,符号肯定会以人自身以及最常用的工具和最常用的交流为主要摹写对象,石器时代自然是少不了石头的。
这里可以看石字的甲骨文:
http://humanum.arts.cuhk.edu.hk/Lexis/lexi-mf/search.php?word=石
「厂」这个形,更可信的解释我认为应该是“有锐利边缘的岩石一角的形状”,按许进雄的说法,“这样前人进步到能用石器挖掘坑洞、陷阱,建筑房子和捕捉野兽,于是就加了一个坑陷的形状,表达石器用于挖掘的新用途。后来这个坑陷的形状在小篆中讹变成圆形,被误会为’浑圆的石卵‘,失去了古人重视石头原始价值的含义。”
我在西安看的半坡文化,房子都是在地上挖出的圆形大坑,这就一个很好的“石”的用途。直到峄山碑的小篆,还保留了这样的意思,但说文解字里已经用了圆形了,只是还是有人知古意,比如吴昌硕,照样写成老样子。
还有两个和石器有关的字很有意思,斤和斧。斤的象形字就是一把装有木柄的石錛,手斧。因此很多跟砍削等工具和过程有关的字里有斤,比如斩、忻、新等。斧字里也有斤,不过斧的象形字就是持石斧劳作的人的形象,所以泛指干活的男子,男人有力气,自然劳动分工会去做砍和挖一类的活。后来人伦逐步规范,斧假借出父亲的意思,叔伯舅都是周代才形成的称呼,那是早已脱离母系社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