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800字/天 x 120天

0xiah 王澍在国家版本馆杭州馆的首次演讲(第4部分)

2022.09.06 00:00

2022/9/6

这次我们版本馆用了青瓷,其实青瓷这件事也不是从这个版本馆才开始的。我们第一次用青瓷是在金华, 03年金华艺术公园,当时我们用了龙泉的青瓷,其实这里上面用的青瓷,可能美术学院的老师和学生会有一点印象。这个房子非常小,只有 120 平方米,是一个咖啡屋。上面用的这个瓷是什么瓷?这个就是我们陶艺系用来试釉的那个釉片,他们准备当垃圾扔掉。我说不要扔不要扔,太好看了,把这个垃圾都给我,后来拿这个垃圾当样板,让这个龙泉烧了一批这个青瓷,它上面这个各种颜色,大概我当时粗估了一下,我说大概可能有 1000 种颜色的变化,它整个是一个色彩体系。从这一次开始,我就开始想青瓷这件事情,我觉得这个事情有意思,这件事没完。
其实做建筑做设计搞艺术创作都有点这个特点,包括写作。我记得米兰·昆德拉曾经说,写作是什么,他说写作实际上就是对几个词的穷追不舍的追踪,就是一本书没有追完,下一本书这几个词我还没有追够,还继续追,我不把它追到底都不罢休的。这才是真正的那种写作和创作的那种状态。瓷对我来说也一样。
这就要说到了另一件作品,就是我们象山校园里的这个,现在大家俗称水岸山居,这个又是我们另一件关于山水画的另一个讨论。实际上中国的这个山水画,这是我的一个解读,在我之前还没有人这样解读过中国的山水画,我们可以看到它实际上是一个结构,底下这个实际上是进山的。完了到了第二格呢,实际上是从里面向外看,它是很奇怪的,第一张是从外面向里看,第二张在那个小屋子看到大家看到没有那个小屋子,这个是从里面向外看。这个是很著名的,因为当时明朝的话,在谢师臣之前应该还有一个很著名的就叫沈周,沈周这个人是有怪癖的,他夜里不睡觉,夜里三点钟喜欢坐在这个山里的小屋子里头,黑黑的,听这个外面的声音,听这个风吹过树叶的声音、下雨的声音。经常就是夜里三点不睡觉,就这么一个很奇怪的人,他这张画描绘的是类似的景象。完了再朝前走,他实际上是一个回望,就是我们说俯瞰的一个结构。我们这次在版本馆里有一个阁对吧?看完之后最后一定要回到这个阁的位置,看到没有?他要到那里,完了之后俯瞰下面。这个格的位置,在这只上面还有一层,这一层是很远的瞭望,甚至可以说是想象,它可能是几公里之外,也可能是几十公里之外,也可能是一千公里之外,我把它用了另一个词,我称之为形而上的演绎。中国的山水画的四段结构,这是我分析出来的,我把它用在建筑上。那我们水岸山居,我给它取的名字叫瓦山,它其实就是这样的一个四段结构,大家从底下可以看到,进山了是吧,还有一个进山的结构,这种就是非常中国的这种山水化的,就是它一定是有一个进入的方式的。所以你看我们做的建筑,每一个建筑你仔细看它怎么进去的,就跟写毛笔字一样,第一笔是从哪里下去的?它怎么起势的?这个入口压得很低,只有 3 米高,很低很低,对不对?进去了,进去之后,这里面有很多的从坐到里面向外看的位置,凡是在我们美院这个建筑里头喝过咖啡、喝过茶的人都有这个体会。这里面有很多很多的这种角落,在河边上,山边上,对不对?就是这种,我们称之为山内关山。
完了之后,这张图还是这个建筑一开始的方案,一开始从这就可以上屋顶的,后来做的过程当中造价太高,砍掉了一块,只保留了后面,前面这一段就没有了,有点可惜啊。实际上它就是我们说的回望的一个结构,这个结构就是比较远,很多人最后因为各种原因比如管理的原因,不一定有机会最后能够到达到这个地方。那这个地方呢就是我们说的“遥远的”,就是在一个很近的距离中,你也可以制造出的一个遥远的远义。你可以看到这个建筑里面就包含着这四个字段的结构,这个结构我们可以这样子安排,我们也可以把这个东西这样立起来,立起来它就是一个高层建筑,也可以这样子安排。当然这里面想问题的时候不只是那么一点啦,所以这个建筑其实里面是非常复杂的,就是水岸山居这个房子,它的内部是非常复杂的。那这个复杂这个要一定程度上要怪李公麟,因为当时我同时在研究三张图,李公麟的这个三张图。
这个很重要,就是实际上,我们经常会找一个理由就把这件事给忽略过去,比如说我们会看到中国的长卷,你就会说这个东西是这样卷着看的,然后像这样打开,一段一段打开看的。你这样子一说,就把一件很有意思的事情就给放过去了。这里很核心的一个事情就是运动,中国的这种建筑的语言,它不是像一个雕塑一样,之后去做它的造型逻辑,它是一个在里面的一个运动,它所有的经验是因为从运动出来,所以我就是在提示大家。另外当然还有很有意思的一种现象,就是你怎么来思考这个问题?就是从外面里面,因为这也是非常建筑师的一个思考的方式。像你这个版本馆,你需要有个大的关照,你就像在天上飞行一样,我在做方案的时候,我在这个天上飞了不知道多少遍啊。实际上是想象中的飞行,对吧,我就飞。完了你要看这个建筑和周围的山川河流道路等等的那种关系,你要把这些关系这些感觉全部要记住。对不对就像这边这一张,这是非常典型的。这个是一个村子,当这个村子是这么大的时候,那这个人这么大,那这个人是不是这个有点像是一个无人机。就是他就看到那个村子,一个村子两个村子三个村子对不对?它是这样的一个视觉的结构。这个是什么?这个是它已经在这个里面了,它在里面,所以这个也是建筑师啊,我们说建筑师很有意思,就是说你做一个建筑,一开始什么都没有,你要无中生有,你要从什么都没有变出一个有来,这个就是一个无中生有的一个办法,你需要长期的来揣摩这样一个对象,让自己逐渐的具备这种无中生有的能力。我们这里面还有一些很有意思的东西,就是我们做建筑的时候,你会经常忽略的,在这里面什么是主角?这是一个教室,这个教室在这里面核心的主角是这一团云气,很重要,就这趟云气,它在那个地方,你在思考问题的时候,它就是有一个容积,它就是一个对象。这边就是水,看到没有?这些水是有来源的,水从这来流过去,这是一个水的结构。我们可以在版本馆里头看到类似的水的结构,我们叫南池、中池、北池,三个池之间彼此相连,它是有一个脉络的,它是一个结构。
在这时候,建筑相对来说实际上是一个配角,水是主角,建筑是配角。这个前面的铺垫就有点长了,我给大家只是看一下,所有的这些思考,最后画成一张图,其实跟我前面画的那个象山校园是很像的。大家可以看到这个是第一遍,这不是说那个画了很多遍的一张图,这是第一遍,就是脑子里想清楚之后,下笔一遍就画到这个状态。这个和最后建成的建筑已经非常相近了,包括他的所有的细节。所以我有时候会发现,比如说像我喜欢那个作家博尔赫斯,我就觉得他特别懂中国人,他有一个小说,一开始那个我就记得很清楚,他说有一个人得了病,完了就住在医院里头,到医院里面一住住了一个月,在床上不能动,他就看外面,窗户外面有一棵树。有一天他突然发现自己有一个能力,他数清楚了,这棵树上有 12,996 片叶子,你要有这个能力。
这张图上就 19,996 根线。哈哈哈,这是一种训练了。当然翻过来平行的,就是我说的,因为建筑它毕竟是及物的,它是要在这个世界上存在的,它要有以某种材料存在的,以某种方式被建造的,这很重要。其实我们美术学院也好,包括建筑学院、工科的建筑学院也好,都有这个问题,他们都最早的教学都来自于美术学院。美术学院是干嘛的呢?是画图样的,美术学院是画图的,画图是个形而上的设计方法,画图的人是不懂材料的,甚至不需要去工地也不懂建造的。而中国的建筑不懂材料,不懂建造你没有办法做。因为我们是在和自然对话,材料就是自然的一部分。完了你要用一个什么样的人工的力量加进去,使得人工的东西解决了人的问题的同时,要和自然要能够同存共处。
这个就是我们当时做这个水岸山居的时候,我们平行建立的实验室。这个实验室实际上,夯土这件事情最早我记得是2000年,我跟陆老师一起在太子湾公园夯了第一堵土墙。从那开始我就一直在琢磨夯土这件事。 10 年一个偶然的机会,这个蓬皮杜原来那个建筑展览部的主任发现我在研究夯土,就介绍了法国的这个研究所给我。这个是全世界做夯土做得最早也最好的,就是他们像隐士一样隐居在法国的山中,我为了找到他们,我一个月内飞了三趟法国,最后终于感动了他们,他们打开山门把我放进去。之后,他们就派了人,很快就来了,我们就把这个实验室建立起来,就是我们的夯土实验室。因为这一套做法实际上是一个法国的科学家,他获得诺贝尔奖的,是以他的颗粒学的研究为基础的,它是夯土,但是和我们传统的夯土非常不同,就达到了现代技术所要达到的那个指标。
这个就是我们实验室里头的魏超超,魏老师,这个就是当时我们用这个夯土做的这个房子,我们的水岸山居,做完之后应该是当时全世界新夯土最大的就是这栋,所以我们13 年建完, 16 年全球第一次新夯土建筑大会发奖,他们让我当这个评委会主席,说明我们做得还可以。这是我们刚刚说的进山的入口,山里面。您可以看到这种思考是一路走来,就是我们实际上是一直在琢磨,这也是根据每一次不同的情况,然后这个是我们的临安博物馆,可能有些老师和同学去过,这个受的启发就是李唐的这个半边山水,这非常的南方,因为以前的这个宋代的山水,这张山一定是在中间的,那是北方。
到了我们江南之后,半山半水,这是一个全新的江南的结构,在这样一个结构里头,因为我们当时做临安的时候,这个地方是一个叫功臣山,上面有个唐代的塔,是国家文保,面对这个国家文保,所以我们做了这样的一个,你可以看到这样的一个结构,中间我做了一个很大的水体,包括农田等等,这是一个区域,一半一半,这边也是一半一半,它们形成这样的一个互合的这样一个结构。这是做好的建筑,从天上俯瞰,这时候你就会明白它整个的建筑,包括总平面的布局。
这跟画画很像,但这是建筑师的一个画的方法,就是它整个的这个东西实际上是,怎么讲,我们也可以说是一种想象的还原。就是这个东西不存在,但是它好像又存在,完了,我用完全用画画的方法把它画出来。可以给你们留一个小小问题,你们可以猜一下,就是王老师画这张图的时候,王老师是在哪画?我在这里自揭了谜底,这张图上有标,看到没有?在这个地方,这是观者正位。然后为什么这里是观者正位?很简单,这是一个公路,这是一个公路。这个公路的路面比这里的地面高将近 8 米。正是这样一个高度,就让我他提供给我山水画的那个角度,我就站在这个角度画了这张建筑的一个大的山水。

Comments
Write a Comme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