昨天骑车去图书馆还书。上次借的书马马虎虎读了两本,周期一次是二十八天,所以不管是还还是续都必须亲自去一趟图书馆。选择骑车,路途本不太远,正好也算运动。非机动车道宽阔,但爬过一座桥有些吃力。天气不冷不热,骑行时风呼呼吹过脸庞,爽快。
第一次经历还书。有一本封面被我不小心沾了点水渍。之前一直有些忐忑,还在网上找了下仍然有卖。心说,大不了赔一本。结果还书处的工作人员看了眼说没关系,续借不要扩大污染就行,顿时觉得图书馆蛮讲道理。
还了两本,续借三本,又去文艺阅览室借了两本上回就心心念念的亦舒。小说就是好读,到今早,两本通俗小说已经看完,并没有落下情节,当然也记不清关键台词。做读书笔记一定是要用纸笔记的,我躺着看书,自然是浏览式阅读,能不能记住一两句,全凭日渐衰落的记忆力。剩下继续啃其他三本文学类书,争取下个周期前读完。
今天本来打算骑车去一个不要钱的公园赏一下初冬的景。到了下午,太阳弱下来,风却大起来,给自己找了些理由就没去。下周亦是报下雨,估计近期很难去了。
今天去了两趟菜场附近。一趟是陪某人去理发。菜场那里有一个四十岁左右的女人的小理发店。某人去过一趟觉得比所谓的沙龙理得好,所以固定在那里理发。和女店主聊了一会儿,她开店二十年了,某人说那至少也修剪过上万个头了。她住的离菜场不近,骑电动车总有四五十分钟。理发的也是附近的老人老客居多。走的时候看到她的女儿,小学高年级或初中生的样子。推断她的年龄在四十岁左右。
下午又去了趟菜场,给新买的裤子改长度。平时没有注意到在路边的裁缝店,也是女店主,年龄比理发师要大一点。问她能不能改,她说能,于是把裤子放下,去市场转了一圈。没有特别想买的菜,现在在家吃饭少,想着下周降温,随便买棵白菜屯着。
回来女店主还没改好,中间听她打电话问人家小区疯不疯的事。放下手机随便聊了几句疫情。没有打听她的家事,估摸着也进城很久了,本地话已经讲得很顺溜。也知道她男的在厂里上班,厂里通知要疯,联系不上她男的,把电话打到她这里。城里这样的人很多,经年守一个小店也是自己的事业,凭双手劳动置业扎下根来。
自己其实也差不多,不是土著都是新市民,扎根的方法不同而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