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次见她是在几个月前,当时她坐在茶几旁边喝面条边讲话,瞧见我进屋,跟姥爷说了句“恁来开了(你们家来客人了)”,说罢赶紧往沙发里侧挪了挪招呼我坐下。
屁股还没落入沙发,她又开口了:“你是她家啥亲戚啊?”“呃…”问得我措手不及,如果没记错的话,上次被问到和姥姥的关系时,我还在上幼儿园。“这是俺外孙女哩。”姥姥替我这个社恐做出回答。
接着她看向我妈,花了好大功夫才厘清我们家的“族谱”,然后继续低头喝面条,说些我不感兴趣的话题。
后来几乎每星期都能在饭点碰见她一次。每次看到我们来,她总会开玩笑地说:“吃饭哩来了(吃饭的人来了)。”
说实话,我不太喜欢她。
有次她走后我去问姥爷为啥她总是没事就过来坐一会儿?
“早先儿搁老家都是好串门,不管啥时候都好到处悠悠转转,吃饭也昨是坐当门。(以前在老家,人们习惯性串门,不管什么时间都喜欢四处走走,吃饭时也常常坐在门外。)”原来,那种自来熟是他们那代人特有的肌肉记忆,我却狭隘的以为人家是来蹭电视。
而我真正从心底里接纳她是在一个傍晚,我和妈妈正准备离开,她慌慌忙忙从昏暗中跑来,指着手机跟我说打不出去电话。我接过手机,三下五除二就顺利拨出电话,帮她联系上儿子。
那是一个需要按“开锁”再加上“井号键”才能使用的老年机。当时我想,她儿子怎么连个智能手机都不给买。回去路上,我忽然意识到,问题不在于手机是否智能,而是她处在一个不熟悉的社会里,和各种搞不清楚如何使用的物件中。她和千千万万老年人一样,是个被局限的普通人。
从那以后,我不再对她的突然出现感到不适,一想到她也是别人的姥姥/奶奶,就很想为她做些什么。
估计是河南话吧?不翻译真听不懂。有时不是别人帮助我们才得到我们的亲近,反而是我们帮助了别人后却生出一种因为情感投资而引发的不舍。
@撕烤一切 你说对啦,就是河南话,还有情感投资这个词我是第一次知道,谢谢你的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