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是 "全国中小学生安全教育日", 可记忆中从来没经历过这天的专门教育; 倒是一直有各种安全讲解弥散在各种场景中:
- 家里大人们在一切可能引发伤害的器物前, 都会心嗯哼一下
- 出门路上, 凡是移动物体接近, 长辈都要拦一下小朋友们, 再嗯哼一下
- 放学, 嘦是结伴行走, 一定会拿安全事件当玩笑, 猛的推一下并同时拉住, 来提醒: 注意力 任何时候 都不能放松, 最好象武林高手一样, 形成永久性自动报警...
当然, 这些都是不入心的被动提醒, 最叫真和最有效的安全教育, 想来还是化学实验课上, 老师的演示, 各种爆炸/臭气/炸裂/...在开始实验前, 先吓住小朋友们, 然后, 分析解释每一种现象包含的化学原理, 并提供标准实验手册, 要求在进行实验前, 先自主编制实验过程, 标注安全注意事项, 然后才能按部就班上手实验, 而且, 还都是 "结对编程"/ Pair programming 一般, 是结对实验, 一个执行, 一个监察, 然后交换角色再来一遍;
但凡是经历过这种科学实验的, 对安全基本就形成了完备概念, 知道安全不是结果, 而是过程, 甚至于只是开始, 只有永远有安全意识, 以及具体预案和认真执行, 安全状态才可能保持;
当下 Web 3.0 门口, 大家已经在 2.0 时代深刻体验到数据不安全, 那么, 普通人如何构建自己/家庭数据安全呢? 或是说, 如何识别并管理私人数据? 进一步的什么是数据? 浏览器游览历史算不算? 本机字体配置算不算? ...学生手表自动上报的位置数据算不算?...
就算是将数据都捋清了, 那么如何作到数据安全? 企业的数据安全一般靠备份, 自动化备份一切, 并保有半年以上备份, 以及配套一键恢复指定备份的工具...
私人/普通人数据到底有多少? 备份几份足够安全? 在哪儿备份足够合算? 预算多少合理? ...一系列接踵而至的问题, 哪儿有标准答案?
以上, 是所有认为自己独有的数据值得保卫的普通人都值得思考的, 对不对?
[[#ZoomQuiet
]][[#DAMA
]]MurMur