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13年前的今天, 永乐大典 成书; 这是中国历史上, 也是人类历史上少见的百科全书, 所谓成书, 其实就是封版, 大规模刊印发行一直没实现; 好象一直就只有整体两套木刻本, 以及零散的各卷手抄; 后来八国联军入侵捞走了大半 ...
嗯哼? 其实那时宫中早已不复完整, 早就被图书管理员们盗出散卖了很多; 不过几万卷想都卖光还需要时间, 可惜历史等不及了, 接着一战二战, 台北小故宫博物院收藏的, 就是当年紧急转运八千里才抢救出来的一点儿, 现在你去根本看不了, 镇馆之宝呢;
今天大英博物馆收藏的 永乐大典 原件比我们两个故宫收藏的还要多; 其实, 其它史料也类似: 国内保有的, 没国外的多; 以至各种历史问题, 我们折腾很久考据出点儿什么, 国外汉学家去隔壁库房找原件看一眼, 就可以轻易推翻我们的"努力"...
当然, 这种情况很囧, 更加囧的是, 昨天有网友被女儿问住了:
为什么要学英语?
学了用来干什么?
为什么我们平时不说英语, 但是, 学校里都要考?
那什么...好象真没什么最直入人心的回答, 因为那个答案大家都知道, 太丢份儿所以, 打死也不说;
就说点儿技术相关的吧: 大家都知道, 英国在大航海之初只是个边缘人物, 整个儿世界被荷兰/西班牙轮流利占领两回了, 才轮到英伦三岛, 而且靠的不是政府, 而是掠私令保护下的海盗们...这其实导致, 整个儿世界开始使用英文不过300年不到的时间, 只是正好在工业革命以及信息革命加持下, 就是这几个世纪, 人类用英文输出信息量是以往有史以来8000多年总输出的几万倍, 而且还在加速 -> 因为自动化语音识别等技术首先实用化的都是英文版; 维基百科中, 英文页面是其它所有语种页面加起来还要多, (当然, 这其中有越来越多是中国人贡献的...)所以, 单单从信息和交流方向, 会英文和不会英文可以接触的层次是完全不同的; 最明显的例子, 就是那位小何同学 20岁 在网上和 Apple CEO 直接对话, 22岁创立公司还没上市已经估值超过4亿$ , 而另外同龄人 ~ 发誓不拎桶跑路的土木专业UP主, 依然在工地上坚持, 而且因为内容过于真实被约谈...两人相差什么? 除了专业, 可能就是英文态度了...
真的嘛?
[[#ZoomQuiet
]][[#DAMA
]][[#MurMur
]]
而另外同龄人 ~ 发誓不拎桶跑路的土木专业UP主, 依然在工地上坚持, 而且因为内容过于真实被约谈...两人相差什么?
看到这里把我笑死了。这就是生活的真相。不学英语者,永世为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