诗,言志,更记录了诗人的生活史与精神史。
读诗是诗人和读者两部分完成的。
诗人想表达什么,我们可以了解,也可以不了解,读诗的重心不在诗人,而在于自己。就算误解也无所谓,一千个读者有一千个哈姆雷特。
重要的是,我们读了。
诗歌,为了感受文辞之美,试着放慢去读,出声去读。
语言的缘故,现代人不易懂。
怎么办?借助英文翻译来理解。2020年4月7日,BBC推出了最新纪录片Du Fu: China’s Greatest Poet(《杜甫:中国最伟大的诗人》),该片由BBC最受欢迎的主持人之一、历史学家迈克尔·伍德(Michael Wood)执导,在片中,他走访探寻了唐代诗人杜甫一生的足迹,向人们介绍杜甫波澜壮阔的一生。也有很生动的翻译,如下面这首《春望》。
春望
国破山河在,城春草木深。
感时花溅泪,恨别鸟惊心。
烽火连三月,家书抵万金。
白头搔更短,浑欲不胜簪。
View in Spring
The state broken, its mountains and rivers remain, the city turns spring, deep with plants and trees.
Stirred by the time, flowers, sprinkling tears, hating parting, birds, alarm the heart.
Beacon fires stretch through three months, a letter from family worth ten thousand in silver.
I’ve scratched my white hair even shorter, pretty much to the point where it won’t hold a hatpin.
另外一种方式,读现代诗人的感悟。
壮游(唐)杜甫
往昔十四五,出游翰墨场。斯文崔魏徒,以我似班扬。七龄思即壮,开口咏凤凰。九龄书大字,有作成一囊。性豪业嗜酒,嫉恶怀刚肠。脱略小时辈,结交皆老苍。
……
《壮游》是诗圣杜甫述及生平游历的自传体五言叙事古诗,汪洋恣肆,回溯了杜甫幼年天资聪颖,青年时期遍游吴越、齐赵各地,中年生逢乱世,忧国忧民,以个人史带文明史、政治史。
写这首长诗时杜甫54岁,时值壮暮之交,也是国家兴衰之际。一个人的游踪、自传,在多大限度上,成为了历史的注脚,注释着哪个词语?
除夕夜读杜甫长诗《壮游》
苏奇飞
烟花升起,散成灿烂的星空。
一个人衰老卧病之时,
回忆和叙述往昔的快意和清狂,
是否仿若在叙述另一个人,
另一种从未经历过的生涯?
抑或此刻,有另一个人
在夸谈、痛述自己的一生?
烟花在升空,叙述在转折。
一个巨大的时代,急切地
经过一个逃难者,绷紧他的心弦,
并在他的身上
演奏起逃难之歌。这是真实的。
一个国家明显的症候,最终
表征为一个人的痉挛:
在他的胃里,沙子般的痛苦
已经内化成诗韵和光亮。
烟花在散开,黑暗豁然明朗。
一个人的游踪、自传,
在多大限度上,成为了
历史的注脚,注释着哪个词语?
哦,握紧的,都在形成沙漏。
万物的兴衰,都处于
秋风的语境中。
而悲伤的,流离的,行将终结的,
都归于美
和一首诗的韵律。
问:为什么人要写诗呢?
答:为抒情
问:怎么样就能抒情了呢?
答:你一句话,分三句说,自然能抒情。不信,你说一句话,我来分三句
问:我想不起有什么话好说
答:
我想
想不起
有什么话
好说
分成三句,就好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