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喜欢听歌,年轻的时候还喜欢唱歌,时常被某一首歌曲所感动,哪怕是一首口水歌。还参加过校内的声乐班,识谱、音准、节奏,都没问题。
还喜欢弹吉他,大学时曾经能独自弹奏10首以上完整的古典吉他曲,不仅自己被琴声陶醉,同宿舍的没有不喜欢听的。当然,好汉不提当年勇,现在已经一首也弹不下来了。
为了听音乐,买了当时算是很贵的音响,日本功放和碟机,丹麦的音箱,一度以为自己离不开音乐。
但我很少能听得进古典音乐,尤其是交响乐。至今没有任何一个交响乐作品让我怦然心动过。
最早听收音机中推介古典音乐,让你想象乐曲背后或雄壮或瑰丽的画面,我努力尝试,但内心的真实声音跟我说:这是什么乱七八糟的?
还被各种古典音乐“圣经”所安利,买来各种“碟圣”膜拜,毫无感觉,3分钟新鲜,5分钟入睡。
后来曾被田艺苗《穿体恤听古典音乐》的轻描淡写所吸引,买书来看,按着她的讲解去听,她欣赏的一个乐句被玩儿着花样儿的重复,在我看来就是枯燥无味。
倒是偶尔看电影,有时听到的背景音乐似乎是古典乐风格,随着画面或情结,能让我沉浸片刻。
正襟危坐地听交响乐,无论是电视机前的维也纳新年音乐会,还是上海奔驰音乐厅现场的新年音乐会,我真实的感觉就是声音嘈杂,声音忽轻忽重,听不懂背后的情绪。没有画面,没有歌词,我实在推断不出一系列音高和交响背后的意义。
钢琴独奏,小提琴、大提琴独奏,吉他独奏,大多数还能听进去,主要是欣赏声音的质感。
曾经看过一篇国外的小说,记不起名字了,只记住一个细节,就是一个海边看守灯塔的老头,一辈子从未听过正经音乐,偶然间听到了漂流此地的小提琴家的演奏,听着听着就陷入沉思,不断搓着他粗糙的大手,若有所思,最后说:“没错,就是这会事儿。”我的天,我羡慕得快跪求秘诀了。
也许,听古典乐就如同看名著把,需要等待个人心智的成熟。我阅览当代小说无数(当年的小说月报、译林、收获、十月看了好几年),就是看不进红楼梦,拍案惊奇倒是看得津津有味,能让我反复看两遍以上的要么是天龙八部,要么是庆余年。
我没有放弃,偶尔还会尝试听听交响乐,看几页名著,万一哪天我醒来了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