昨天总结了休谟的《谈谈随笔》和《谈谈写作的质朴和修饰》,没有来得及评论,今天就写一些个人的感想。
杨适先生的翻译,一开始我是用浏览公众号爽文的速度去看的,看得磕磕绊绊,隐约感觉说得很对胃口,但又触摸不到高论的实体形状,意犹未尽,不得不再看一遍。后来发现若逐字逐句慢慢看,还是能懂的,只不过文章说话的方式与今天的口语习惯有较大差异,需要反应时间,加上休谟的行文思路比较隐蔽,毕竟是随笔,所以难以迅速概括要点。于是我索性用自己的话总结了一遍,舍弃我无心关注的一些细节,突出我喜爱的要点,以便将来复习之用。当然,由于看不到英文原文,这缩写估计难免会有偏离原文之处。偏就偏吧,姑且以该总结做为个人感想的基础。
美与理性
以前看别人的散文随笔,觉得题材广泛,热点繁多,角度新颖,没有一定之规可以效仿,挺茫然的。包括我自己写的日记式感想,也是想起一出是一出,想到哪出算哪出,只要能说出我不得不说的话就好,没啥大方向。今天看休谟对这类讨论的总结,顿觉轮廓清晰许多:对时事进行观察和思考,对公共生活和社会事务进行讨论,氛围轻松,格调优雅,言语理智,鉴赏优点,批评不足,以尽社会责任。
这起码为我今后写类似文章时寻找主题指明了一类方向,也可以迅速判断别人公众号的内容是否属于此类,甚至立刻判断一下这人有没有社会责任感,格调如何,是否理智,是否客观。
休谟形容喜欢思考的人为“愿意致力于心灵活动的人”,这种归类很新颖,比后来人所说的“知识分子”,“思想家”,或“intelligenzia”更宽泛和包容,完美地把当时活跃于欧洲社交界的女性(即使她们可能没有研究过许多深奥的著作)也纳入其中,而且认为她们对文艺作品的鉴赏能力要优于具有同等理智和教养水平的男性。还认为她们甚至在一定程度上成为学术界的隐形权威,掌控着最新文艺作品是否能够流行的生杀大权。
很是神往当时欧洲的社交界,不知道他们成天都谈论些什么,也没个录音录像的流传下来。还有塞纳河畔的咖啡馆,传得神乎其神的。我感觉中国当代似乎没有这种氛围,以前林徽因在北京好像搞过一个小圈子,但只闻其名,没留下文字。锵锵三人行,有些神似了,可惜涉猎虽广但深度不足,且近来也停了。
休谟充分认识到人际间、面对面思想交流的重要性,不仅能够使参与者获得心智的训练,还能为写作带来鲜活的文采、机智流畅的表达、生活的气息和风度情趣。
这种心智训练靠听别人聊是得不到的,必须亲自参与。可惜如今的世界,每个个体都已被网络紧紧缠绕,个个都成了双眼望屏的哑巴。没有了话语的训练,文字也就缺了一股活力之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