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在不同的心境下听同一首歌,会有全然不同的感受。
少年听雨歌楼上。红烛昏罗帐。壮年听雨客舟中。江阔云低、断雁叫西风。
而今听雨僧庐下。鬓已星星也。悲欢离合总无情。一任阶前、点滴到天明。
古人听雨,无词之歌尚且如此,今人听歌,不同心境下感受不同,想必道理也很自然。
最早听李宗盛的《山丘》是在N年前的一次卡拉ok聚会上,一位中年大哥全情投入地唱着。这首歌的前半部分曲调并非那种流行和易上口的类型,我听着听着,一直没找着主旋律,还以为他走调。而且觉得这歌不仅没调,怎么还一直唠叨个没完?直到听到了高潮部分:
不知疲倦地翻越
每一个山丘
越过山丘
虽然已白了头
……
越过山丘
才发现无人等候
顿时感触一种豪迈。想必李宗盛一定是觉得自己走到了一个人生高度,发现居然没有人能够跟得上来,于是自傲高歌。那心境或许有点类似:
老夫聊发少年狂,左牵黄,右擎苍,锦帽貂裘,千骑卷平冈。
至于歌词到底在讲什么,没去深究。我虽然爱听歌唱歌,的确很少研究歌词。一首歌如果能有那么两句能让人琅琅上口,就把它列入好歌,有机会也唱两句,仅此而已。
2020年,疫情所迫,在家呆了有半年多,总出不了门,心情有些沉郁。有一天下午,在家开着收音机听新闻,一段新闻结束后,突然想起了低沉的钢琴声,那几个低音听似散乱,却莫名与心跳同频。随着前奏中那一锤重低音的砸下,我整个人都安静下来。
想说却还没说的
还很多
攒着是因为想写成歌
让人轻轻地唱着
淡淡地记着
就算终于忘了
也值了
忽然一阵风吹过,站着深深地呼吸着,心里回味着这几句平淡的话。他有心思说不出来,却要写成歌,即使人们唱过就忘了,他心下也释然。感觉这人在放松地倾诉着,平实而又清楚地讲述着自己的心境,有些孤独,又有些内向。
说不定我一生涓滴意念
侥幸汇成河
然后我俩各自一端
望着大河弯弯
终于敢放胆
嘻皮笑脸面对
人生的难
涓滴意念汇成河,好高明的表述,这不是“意识流”的另一种说法吗?
然后我看见江阔云低,几个中年人站在江边,对着江水大声地叫着,笑着。
……
因为不安而频频回首
无知地索求 羞耻于求救
不知疲倦地翻越 每一个山丘
越过山丘
虽然已白了头
喋喋不休
时不我予的哀愁
还未如愿见着不朽
就把自己先搞丢
越过山丘
才发现无人等候
喋喋不休
再也唤不回温柔
为何记不得上一次是谁给的拥抱
在什么时候
原来,努力越过无数山丘之后,并不是人生得意。竟然是迷失自我。人生的后半程居然是越走越孤独,越走越孤单。真是不能再同意了。
收音机的节目,一遍即过,不会任意重播。我呆呆地听完,关了收音机,沉浸其中许久。
后来,从apple music里找来这首歌,用大音箱听,用大耳机听,下载高清音频来听,却再也找不到那天下午听FM那种感觉了。
当然,我的理解肯定是一家之言,不知道李宗盛写歌的时候在想什么,据说这首歌他写了10年,2003年开始写,到2013年才出专辑。想来这期间他的心境和境遇也一定变化很大。
听说过“艺术的空框”理论,说好的艺术就像一个空框,人人皆可装入自己的东西。一段文字或视频的潜能与价值只有在观者的接收过程中才逐步实现,观者即作者。《山丘》就是一个很好的例子,一万个人听,也许会有一万种感受。确是好歌。
Markdown排版很熟练,值得夸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