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东方老师们的绝技》
工作调动,我从去年转做招生老师,遇到形形色色的家长和学生,多数人对厨师的认知,似乎停留在炒菜做饭这一层面。很少人知道,要真学好这门技术,不是两三天的事。
我常年在外,大多一个人到处奔波,偶尔遇到重要的事,学校会派两三位老师从旁协助。我人生第一次出差,是由创就业办的丁主任带领。他是我目前见过对吃和住最有讲究的一个人。
学过厨师的人有一个特点:很爱干净。我观察过学校老师的手,通常比脸还干净。我出差野惯了,住哪儿都行,也不讲究。丁主任带着我,吃,要选味道很好的店,住,要选干净的宾馆。怎么选呢?比如我们到一个镇上出差,他会打开美团,看评分。多数情况,评分是刷出来的。丁主任却说,大城市或许有人搞鬼,小城镇的人不一定,一个城镇就那么些人,花钱刷评分不划算,还有就是,城镇餐饮淘汰快,味道不好,刷出来也没什么用。按照他的经验,我们那天晚上吃到了性价比最好的烤肉。
丁主任对住也很有讲究,一般他不会住镇上,多数情况会选择县里的宾馆,在县里,会有政府接待的宾馆,通常情况,只要不接待官员,对外是开放住宿的,这些宾馆不仅价钱合理,环境好,更重要的是,比外面宾馆干净太多。
一个人对吃和住都有讲究,丁主任估计是学校里的第一人。
在新东方也不光是像他这么讲究的人,不过大多数对厨艺的研究之深,不接触,完全看不出来。
我常和张老师出差,每次去馆子吃饭,有两道菜总分不清楚,一道是回锅肉盖饭,一道是盐煎肉盖饭。张老师一句话说清楚了两道菜的区别:回锅肉没有豆豉,盐煎肉有。这还不算,更厉害的是,他能预判一位厨师接下来会怎么做菜。
我记得有次去石桥铺出差,我俩在一间饭馆点菜,我点了两道菜:一道萝卜炒肉,一道泡椒猪肝。萝卜炒肉端上来,张老师吃了几口说,你看着,接下来的泡椒猪肝也会用泡萝卜炒。几分钟后,一道泡椒猪肝端上桌,里面真放了很多泡萝卜。我问张老师怎么知道的。他说,厨师偷懒都这样,不会换花样,你吃这两道菜,除了肉,还有什么区别,如果再叫点泡菜,估计还是泡萝卜。
幸好我多点了一钵汤,否则我们面前真的会多一盘泡萝卜。
我和他们接触久了,才知道烹饪一门,大有学问,有的老师随便瞄一眼菜,就能判断熟透了没,有的老师一道菜有好几种做法……从他们身上,能学到许多烹饪的知识,光是他们的眼力,已经非同一般,更重要的是,他们从一名烹饪老师,走上教学、管理、研发、市场……多个岗位,从烹饪教师,一步步向上走,慢慢成为学校的管理人才。
很多人觉得,学厨师没什么前途。我反而觉得,那没学到真本事的人,都会说自己的专业没前途。
微信的引用功能
微信有许多隐藏的小功能,多数没有人使用,偶尔有人误触,才会打开彩蛋。
我个人很不喜欢的一个功能是 @ ,这种群提醒对方注意的方式,接到会心里别扭。遗憾的是,工作上会用到很多 ,偶尔在群聊过程中,也会有人喜欢用 @,特别是聊天,讨论,多数的话题根本没必要引人注意,更何况是闲聊,能产生多大的价值呢。
或许是艾特功能简单方便,只需要长按住对方的头像,便能很准确的发送消息。相比之下,引用没有这么便捷,多一个步骤,少很多人使用,这是设计中的大忌。
微信引用功能最初的版本,可以进行多次引用,比如有人在群里发了许多段消息,要回复,可以整合成一大段进行。我第一次使用,有些兴奋,觉得这是微信最牛的设计,堪比 Mac 的磁石插头。
多次引用很好,唯一的不足是,引用过多,会占用很大一片位置,几乎不会有人通过阅读上下文再次回复。估计微信团队发现这一问题,进行了改进,改变之后的引用,只允许引用一句话,并且位置和颜色也有调整。引用的文字在下,浅灰色,回答的文字是黑色。改进后,节约不少篇幅,更具有针对性。
我在群聊天过程中,很少使用 @,多用引用,如果是闲聊,没人回,也不介意,重要的聊天内容,自然会有人看见,通过引用的方式再次回应。聊天互不打扰,随聊随走,无伤大雅。
促使我思考引用功能,有个特别的原因是,最近在和学生单独聊天时,发现他们特别喜欢引用功能,一些重要且密集的对话,他们会用引用回复,每次我看见有学生引用,会下意识觉对方是一位很懂礼貌的学生,至少会关注对方说话的重点,并进行回应。
还有一点是,引用功能需要学习。我第一次看别人使用引用,琢磨了半天才知道使用方法。喜欢用 @ 的人,有一定的可能性是并不知道引用功能怎么用。
相比之下,孩子们的学习力旺盛,对世界保持着好奇心,不管遇到什么,总是要去试一下,每次看见他们使用引用功能,我脑子里会浮现日本建筑师安藤忠雄的话:「错了,大不了道个歉,又不会损失什么。」正是他的话,使我每次遇到困难险阻,会告诫自己:试一试,万一成功了呢?
永远别忘了:Stay Hungry Stay Foolish(求知若饥 虚怀若愚)
这篇写得特别棒,但我要指出你犯的一个错误,你把title经常拼错,有时候拼成tilte,所以标题才显示不出来。
title: (半角冒号,半角空格)这里是标题
再试试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