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nanda奇迹创造者
title: Ananda奇迹之旅
第三天闷罐行动
此刻近10点,今天冥想9次累计时长3.1小时,最短的5分钟,最长的45分钟。睡前再来一次,欧耶,今天3.5小时,轻轻松松。
这三天来,今天是我与外界交流最多的一天。早课结束后,与伙伴交流一小时,十点又与另一伙伴练习催眠1.5小时,下午又练习1.5小时,晚上还出门散步。今天,我一有时间就会先去冥想,这是一种有效的方法,让我尽快达成目标。
时间总是足够的,只要真的想做一件事。
今天身上过敏了,有点痒。有时候我会无意识地伸手去抓。更多时候,我做一个冷眼旁观者,看着那个痒的感觉,不为所动。有意思的是,当我这样做时,似乎痒与我隔开了一段距离,我感觉也没那么痒了。
增加冥想时间到第三天,我发现脑海的对话比昨天减少,我更能感受到内心的安静。在整理催眠个案时,思维明捷,写来得心应手。这是因为心静,内在对文字的评判变少了。涌出什么都可以,不再用该怎么样写才好的标准来束缚自己。
许多人说我不会写作,认为自己没有写作的才华。我并不这样看。写不出来,更可能是内在有一把无形的标尺,它约束着手下文字的流淌,更约束文思的泉涌。
一旦我们有一颗判定什么是好,什么是不好的心,通常约束的是自己,而不是别人。别人不会因为我而改变,如果有谁因为我改变了,也只是刚好与我认为的有共鸣。这个判定也是制造痛苦的根源。
不久前,我被一件小事情扰动了心海。当一个不舒服的情绪升起,真正引起不快的不是外面发生的那件事,而是我这个当事人自身的原因。
“没有人能够伤害你,除非你愿意,除非你允许,除非你同意。“
想起这句话,虽然无法马上将不快从我身上剥离,我却能够将自己的情绪与引起不快的人分离开来。不是他造成了我不快,而是我自己。既然这样,责怪对方实在是无厘头,责怪自己就更没有必要。
怎么办?办法总比问题多。假如从资源的视角去看这件事本身,去看我不快乐的情绪背后正向的动机,那会有什么不同呢?
当我以资源的视角去看事件,我看到他人美好的地方,他人与我的不同点。我也看到自己在付出时,是带着条件。我期待他人符合我的条件,不如调整自己的行为。
在这一刻,我突然心生感恩,感谢这件事的发生,让我更好地认识我自己,看见我的情绪开关按钮。这个按钮上贴着真诚的标签。当我感受不到真诚时,Pia!(o ‵-′)ノ“(ノ﹏<。)按键启动,不快就登门造访,连门都不敲,直接闯入。
这引发我思考,什么是真诚?真诚有标准答案吗?按我认为的方式行事就是真诚吗?不按我认为的方式就是欺骗吗?也许我错了呢?另外,对方有这样的行为,有没有我的贡献?
我有不快的情绪,是内在想要传递什么样的正向讯息给我?
事情从不无缘无故发生,既然发生,总是带着礼物而来。虽然此刻我还无法领悟,但我相信,不用太久,我就能够拆开不快的外衣,拿到令我欣喜的部分。
我信任一切总是最好的发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