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CTV 纪录片最近播放了纪录片《我们如何对抗抑郁》,共分6集。这是我国第一部比较全面介绍抑郁症的纪录片,整部片子不仅采访了真实患者,还走访了临床精神科医生,抑郁症的基础研究者,以期从个人,家庭,社会全方位了解抑郁症的临床表现,治疗方法和未来客观诊断依据,更期望借此片普及抑郁症方面的知识,渴望更多人对抑郁症的了解和理解,消除抑郁症患者的病耻感。
第一集少年已知愁滋味主要讲了抑郁症的青少年群体。我国9-18岁青少年抑郁症状的检出率将近15%。这个阶段一般诊断“抑郁状态”较多,很容易转换成“抑郁症”。片中介绍了一名抑郁症患者子烨。她在初中时有抑郁情绪,但是父母不理解一个初中孩子怎么会有抑郁?我们常说“少年不识愁滋味,为赋新词强说愁”,为什么正值青春年少的小孩会情绪如此低落?家长会觉得她们有什么忧愁的呢?不愁吃,不愁穿,不就是学习吗?片中介绍的两位女孩她们子烨和钟华。都有过自伤的念头,行为。都是自己逼着父母给自己看病,最后诊断了抑郁症。这点反映出孩子对抑郁症的认知度高于父母。反映出父母对于孩子的学习投入的关注度高,但是对孩子的心理关注度不够,或者对抑郁症的了解不足。那么家长如何能早期发现孩子的情绪异常呢?抑郁症的表现是情感淡漠,行为迟缓。很多时候在别人看来抑郁症患者懒惰,不爱动,甚至刷牙,洗澡这种日常行为都需要消耗很大的意志力才能完成,严重时甚至无法完成。还有小孩的自伤行为,一般表现在用刀子在身上,如胳膊,腿上划出血痕,还有的表现为自己对自己言语伤害,比如说“你就是垃圾”等自我贬低的语言伤害。片中两位女孩子经过治疗,家庭配合,参加社区等一些社会活动,最后的疗效都非常明显。
第二集 是她们。主要是一位摄影师张楠于高中和大学毕业后遭受两次抑郁,病情好转后,他便决定以这个疾病为主题拍摄一组照片。因为抑郁症患者中女性高于男性,因此他决定以女性为拍照主体拍摄照片。再者女性比男性可能表现得更勇敢一些。事实证明抑郁症确实有独特的表情特征,嘴角向下,双眉紧皱。其实我觉得北京邮电大学在测试表情时忽视了一个我认为比较重要的特征表情僵硬,麻木。当然这个表情当事人可能有感受,别人不注意可能看不出来。
第三3集 步入老年。本记录片中记录的已经或者即将步入老年的抑郁症患者。他们中一些是失独家庭,还有一些无明显诱因。这些老人们提起抑郁症,认为此病比癌症恐怖。他/她们的生活多多少少被抑郁疾病打乱,甚至完全偏离了原先幸福生活的轨道,跌入冰冷的深渊一般。尤其是当人的随着老年人身体机能慢慢衰弱,抑郁症和一些老年疾病缠绕在一起,容易忽视。所以老年人的情绪问题也需要得到关注,不然严重影响生活质量。我佩服片中的几位老人,尤其是儿子自杀身亡的毛爱珍。她积极投入到抑郁症的宣传中去,积极参加社会活动,带着疼痛坚强活着。所以如同一位哲学家说的痛苦如同人们生活中的阴天,你不要奢望消灭它们。既然纵浪大化中,悲喜都要经过。但是这话说起来容易,做起来太难。那对儿子因为抑郁症自杀的夫妇,能在镜头前讲述自己的感受令人尊敬。
第四集 是“或许,你也有条黑狗”。主要讲述了两位媒体记者患了抑郁症后,利用自己的职业优势让大家了解抑郁症,消除对精神药物的偏见。一位是乙辰,他来到最初住院的精神专科医院,捡了很多药物的空药盒,搭建了一个药盒人,告诉大家,抑郁症如同其他疾病一样可以服药治疗。高血压患者服用降压药物,糖尿病患者服用降血糖药物,抑郁症患者同样需要服用抗抑郁药物,没有什么奇怪的。另一位记者张进觉得抑郁的本质是一种对于耗竭的自我调整。这个说法有些道理。抑郁症是一种强制休息。如同一个骨折病人要登山,你必须等你骨折愈合之后才能登山。抑郁症是一种巨大的精神消耗后的补偿,就是需要休息,需要补给(抑郁症药物的作用)。我的老师说的,你的银行存款用完了。
第五集 讲的的“坚持,再坚持一下”。一些抑郁症患者经过医院治疗之后脱离了危险期,但是重返社会后,抑郁的乌云难以消散。这里讲了苏麒和庄超两位青年男性。前者是一位北京的大学生,母亲一个人带着他。家庭治疗中母亲自责觉得孩子生病似乎是自己的错,但是儿子面对母亲的痛苦有些无动于衷。可能苏麒在未来治疗的路上还有许多困难,对自己,对母亲都是挑战。庄超经过十几年的抑郁症治疗,尝试了药物,心理甚至电疗等多种方法,但是似乎疗效都不明显。后来他反向思考,觉得没有抑郁症的人生就一定幸福吗?这集
titile:May-20220204-作业-纪录片《我们如何对抗抑郁》
这一集提出一个令人深思的问题,什么是爱?什么是幸福?在整个人类的发展历程中,我们很难对另一个生命的痛苦真正做到感同身受。但是,通过这集我们看到这些我们却在他们抑郁症患者通过他们自己的努力,坚持和思考中,深刻体悟到爱、智慧与顽强的意志力。
第六集 主要讲了“寻找精准医学之路”。北京六院的王刚博士,目前正致力于将抑郁症患者的临床数据进行整合管理,用来支持科学家对抑郁症基础病理的研究。他是精神专科医院的院长,正努力架起医院与基础研究院之间的桥梁,希望给抑郁症治疗带来新的突破。为抑郁症患者提供新的治疗靶点。通过蛋白质组学研究为抑郁症患者提供生物学诊断依据。但是诊断治疗抑郁症任重道远。但是不论怎样,依稀看到曙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