跟红楼梦学写作:EP11 贾母与刘姥姥
一、传统视角下的贾母
贾母,四大家族之一的金陵史侯家之女,荣国公长子贾代善之妻,贾赦、贾政、贾敏之母,宝玉之祖母,黛玉之外祖母,习称“老太太”“老祖宗”,又称“史太君”,是贯串全书的主要人物之一。
她初嫁贾府,正值荣宁两府功名鼎盛、家业兴旺之时,曾经历过许多大世面,也经历过不少风风雨雨。如今虽然世转时移,她本人年事已高,贾府也已大不如昔,但她因为寿高、资深、威重,在家族中依然具有至高无上的地位。她是维护家族秩序的重要支柱,是传统贵族大家庭的一个象征。
(一)中国人的理想境界:安度晚年老寿星
贾母虽是维护家族封建秩序的支柱,但这多半已是名义上的一种偶像和象征,实际上她已把全部家政都委托给了儿媳妇王夫人和孙媳妇王熙凤,对儿子们在外面的事也从不过问,日常就只带领着孙儿孙女们游宴玩乐,安享晚年。小说第三十九回,写贾母与刘姥姥有过这样一段对话:
贾母道:“我老了,都不中用了,眼也花,耳也聋,记性也没了。你们这些老亲戚,我都不记得了。亲戚们来了,我怕人笑我,我都不会,不过嚼得动的吃两口,睡一觉,闷了时和这些孙子孙女儿顽笑一回就完了。”刘姥姥笑道:“这正是老太太的福了。我们想这么着也不能。”贾母道:“什么福,不过是个老废物罢了。”说得大家都笑了。
这段对话,虽带有贾母自我解嘲的成分,但它确实是贾母日常生活的真实写照。可以说,小说所写的大部分家庭生活,都离不开贾母带着一帮孙子孙女游宴玩乐,所谓“大宴三六九,小宴天天有”,每年仅是生日和节日,就有得她们过的了。
我们知道,红楼梦中写了很多次生日宴庆,其中着重写的就有三次:宝钗,凤姐,贾母;每一次贾母都是中心人物,人人都为引逗老祖宗开心和博得老祖宗欢心而竭尽才思心力,其中特别是凤姐和宝钗,她俩分别以诙谐善谑和好性格儿赢得了贾母的宠爱。其间贾母也幽默风趣,很会逗乐,家常宴筵总是呈现了一片欢融和谐的气氛,而这正是贾母所最高兴的。谁要是妨碍破坏了这种气氛,她便会毫不客气地提出批评:贾琏因偷鸡摸狗冲撞了凤姐的生日,被她斥责痛骂了一顿;邢夫人因为贾赦说媒收鸳鸯为侍妾,也被她好一顿数落;即使她比较偏爱的儿子贾政,因其在场反使孙子孙女“拘束不乐”,也被她借由头撵走。她之所以爱和孙儿孙女在一起说笑,是因为她和第三代之间可以少一些礼节的拘束,也因为第三代天真可爱,更可以创造出一个老人所需要的家庭氛围。
不但孙子孙女是她日常说笑开怀的不可或缺的工具,就是偶尔来到贾府的亲友,也成为她解闷的对象。她对刘姥姥的热忱款待,除了反映她怜贫惜老的一面,同时也是为了她自己的取乐。因为刘姥姥所带来的那些新闻故事和村野之语,是大观园所缺乏的野味,就如同吃膩了山珍海味而想吃新鲜菜蔬一样,听惯了凤姐等人的贫嘴滑舌而再听刘姥姥的村野之语,自然使贾母兴致倍增。凤姐、鸳鸯等正是摸准了贾母的这一心理,才肆意捉弄了刘姥姥一番。果然贾母的高兴劲也非往常可比,正如同凤姐所说的:“从来没象昨儿高兴。往常也进园子逛去,不过到一二处坐坐就回来了。昨儿因为你在这里,要叫你逛逛,一个园子倒走了多半个。”刘姥姥听说贾母因此而病,倒很觉不安,其实她大可不必,因为她这一次进府,带给贾母的欢乐大大超过病痛。
正如刘姥姥所说的,“老太太生来是享福的”;有福享,会享福,这正是贾母之所以为贾母的第一个显著特征。
(二)疼爱孙子的老祖母,贾宝玉的庇护所
贾母的第二个显著特征是疼爱孙儿,甚至于溺爱,特别是对宝玉。也许是因为宝玉生下来口衔了那块通灵宝玉,也许是因为宝玉生就长得聪明俊秀,惹人爱,或者是因为他长得和他爷爷当年一个模样,在众多的孙儿中,贾母最钟爱的就是他一个,而且这钟爱已到了溺爱的程度。
贾母对宝玉的溺爱在老祖母中非常典型。自宝玉出生以后,他就跟随老祖母一起生活,吃睡都和老祖母一起。贾政对宝玉特别的严厉,宝玉看到父亲就如同避猫鼠一样,因此作为祖母的她,更是偏袒孙子,总是怕他父亲拘紧了他,并常常为了孙子同儿子争气。宝玉被父亲叫去游园题额,她“打发人出来问了几遍”,如贾政“难为”宝玉,她就要叫宝玉进去;贾政因宝玉“在外流荡优伶,表赠私物,在家荒疏学业,淫辱母婢”等“罪名”而把他毒打了一顿,这当然更使贾母既心疼,又生气,当了众人的面,训斥贾政,言语之重,使贾政几“无立足之地”;
只见贾母扶着丫头,喘吁吁地走来。贾政上前躬身陪笑道:“大暑热天,母亲有何生气亲自走来?有话只该叫了儿子进去吩咐。”贾母听说,便止住步喘息一回,厉声说道:“你原来是和我说话!我倒有话吩咐,只是可怜我一生没养个好儿子,却教我和谁说去!”贾政听这话不像,忙跪下含泪说道:“为儿的教训儿子,也为的是光宗耀祖。母亲这话,我做儿的如何禁得起?”贾母听说,便啐了一口,说道:“我说一句话,你就禁不起,你那样下死手的板子,难道宝玉就禁得起了?你说教训儿子是光宗耀祖,当初你父亲怎么教训你来!”说着,不觉就滚下泪来。……贾母又叫王夫人道:“你也不必哭了,如今宝玉年纪小,你疼他;他将来长大成人,为官作宰的,也未必想着你是他母亲了。你如今倒不要疼他,只怕将来还少生一口气呢。”贾政听说,忙叩头哭道:“母亲如此说,贾政无立足之地。”贾母冷笑道:“你分明使我无立足之地,你反说起你来!只是我们回去了,你心里干净,看有谁来许你打。”一面说,一面只令快打点行李车轿回去。贾政苦苦叩求认罪。
贾母与贾政之间的冲突,并不是他们母子之间有什么不可调和的矛盾,而纯粹是贾母溺爱宝玉所致。虽说贾政下手未免太狠了一些,但按一般的情理,父亲管教子女(尤其是在贾环诬告的罪名之下)合情合理。然而,贾母由于对孙子的极度溺爱,常常在此事上与贾政发生冲突。这种溺爱不仅表现在对宝玉的特殊照顾上,也反映在她对宝玉的一切行为的无条件支持上。她不仅不责备宝玉的任何错误,反而还常常帮助宝玉逃避责任,甚至是抵制贾政的教育。
这种溺爱对宝玉的成长产生了不小的影响。宝玉在贾母的庇护下,不仅没有承担起应有的责任,反而逐渐形成了依赖和任性的性格。贾母的溺爱让宝玉在贵族家庭中成为了一个另类的存在。并且在一定程度上给了宝玉更多的自由和快乐,但同时也让他失去了成为一个独立个体的机会,这也是贾母这个角色的一个重要特点和矛盾所在。
在《红楼梦》这部作品中,贾母的形象复杂而多面,她是恩典的化身,有时又代表着律法的底线。通过贾母这一角色,作者展现了封建家庭中个人情感与家族责任之间的冲突和矛盾,以及这些矛盾对个人成长的影响,这也是《红楼梦》中的一个重要主题。
(三)宝黛之恋的(无心)促成者和扼杀者(?)
正是由于有贾母的庇护和溺爱,宝黛爱情才在封建家族中有了萌发和滋生的温床。贾母并不是不知封建礼教规范的人,但她对于孙儿和外孙女的溺爱,使她忽略了少男少女相处一起有可能彼此相爱的危险,在客观上成了宝黛爱情迅速萌发的保护伞。黛玉初入贾府,贾母便安排她和宝玉与自己同住一处房舍,本想将宝玉同自己住在套间暖阁儿里,把黛玉安置在碧纱橱里,但禁不住宝玉的一番纠缠,就同意了宝玉睡在碧纱橱外的床上。从此两人“日则同行同坐,夜则同息同止”,久而久之,又怎能不萌发出绵绵情意?以后又一起搬进了大观园,虽然分房居住,但也常在一起,坐卧不避,随着年龄的增大,那种微妙的情感悄悄地、迅速地滋长,等到贾母、王夫人等警觉,事情已到了无法收拾的地步,续书中只能采取阴谋的调包手段,生生扼杀在磐石的空隙中长出的木石之盟。当初给宝黛爱情提供生长机会和保护的是她,最后作主扼杀掉这株爱情嫩苗的也是她。这位真诚疼爱孙子和外孙女的老祖宗,怎么也没想到正是她断送了他们美好的爱情和生命。既然当初那般溺爱,最后就不该这般专制;既然最终如此专制,当初又何必那样溺爱?这正是作为老祖宗的她,所最终面临的左右不是的尴尬局面。虽然没有谁敢这样责备她,但当她看到宝玉与宝钗婚后的傻样,听到黛玉年纪轻轻就去世的消息,她的内心不会安宁。
(四)通达慈祥的当家人
通情达理,和蔼慈祥,这是贾母留给我们的又一个印象。
她作为偌大一个贵族之家的最年长的统治者,从不作威作福,颐指气使,除了有人故意和宝玉过不去,她在其他方面都很好说话。她把家交给了二媳妇王夫人管理,既已交出,非常放手,从不干预,因而婆媳之间很少有矛盾。大媳妇邢夫人虽与她不是那样亲近,但由于她的通脱豁达,彼此之间总体上保持了一种和谐的家庭气氛,只是有一次邢夫人为贾赦要收鸳鸯为妾,被贾母狠狠地数说了一通,但事后也就过去了。尤其难得的是,当贾母最初得知贾赦算计鸳鸯时,气的浑身乱战,因见王夫人在旁,便向王夫人道:“你们原来都是哄我的!外头孝敬,暗地里盘算我。有好东西也来要,有好人也要,剩了这么个毛丫头,见我待他好了,你们自然气不过,弄开了他,好摆弄我!”一席话说得王夫人站起来,不敢还一言。而当探春勇敢地站出来为王夫人辩解后,话犹未完,贾母笑道:“可是我老糊涂了!姨太太(按,指王夫人的妹妹薛姨妈)别笑话你这个姐姐他极孝顺我,不象我那大太太一味怕老爷,婆婆跟前不过应景可是委屈了他。”这件事的处理,特别是贾母知错就认的态度,突出地表现了她通情达理的性格。
八十回后,贾府被抄,并被革去两个世职,贾府本已面临的经济危机更突出地暴露了出来。面对着家运衰落,家业破败,她开箱倒笼,将做媳妇到如今积攒的东西都拿了出来,一一分派妥当;又让把家人、田地裁减清理,断不要支架子做空头,表现了一个老人深明大义,既享得起富贵,又经得起风雨的豁达气度。她的通达和明断,反衬出那些不长进的纨绔子孙的腐朽无能。
当然,作为老祖宗的她,有时也未免通达过了头。贾琏的丑事被凤姐撞破后,她虽当面斥责了贾琏,但事后又对凤姐笑道:“什么要紧的事!小孩子们年轻,馋嘴猫儿似的,那里保得住不这么着。从小儿世人都打这么过的。”这思想未免太“解放”了一点。又如贾赦要收鸳鸯为妾的企图落空后,她对邢夫人说:“我正要打发人和你老爷说去,他要什么人,我这里有钱,叫他只管一万八千的买,就只这个丫头不能。”这也未免有放纵之嫌。
老太太内心不会不知道不可奸淫,但为了大事化小,小事化无,就硬生生袒护不肖子孙,让凤姐有苦无处诉。
除去通达,贾母还是一位和蔼慈祥的老人。她怜贫惜老,宽厚待下,为人处世,慈爱为怀。她对刘姥姥的款待,她对身边丫环的信任,她对下人的同情,以及她对寺观僧道的施舍,都反映了她性格的这一侧面。“可怜见”是她常说的一句口头禅,这正是她富于同情心的表现。当然,她也有发怒的时候,那多是在她的命根子宝玉遭遇危险的时候:宝玉因遭魔法而病得将死时,赵姨娘因称愿说了几句“哥儿已是不中用了”之类的话,被贾母照脸啐了一口唾沫,一顿臭骂;紫鹃为试探宝玉说了几句顽话,惹得宝玉呆病发作,失去知觉,贾母一见了紫鹃,恨得“眼内出火”;凡遇上这类事,你可休想老太太会对你客气。
不管我们如何具体评价分析贾母这个人物,与大观园内那些被毁灭的年轻的可爱的生命相比,她终究是属于垂暮的委顿的生命之列。当她走过了漫长的人生历程之后,她确实也难见祖宗,因为她的儿孙连祖业都未守住。而她所钟爱的孙子和外孙女的一病一死,对她精神上更是一个严重的打击。
贾母死了,死在许多年轻的可爱的生命之后。她的死,象征着这个四世同堂的贵族大家族的解体和崩溃。
二、恩典与律法,从73回贾母的震怒看爱的本质
在大多数人看来,贾母在荣宁二府中,是最会享清福的老太太。她慈眉善目,疼爱男主贾宝玉,也怜惜女主林黛玉。她知人善用,懂得放权。她怜贫济困,无论是对于小道士、小戏子,还是刘姥姥都厚待有加。她还是一个不俗的文学批评家和艺术欣赏家,对于传统才子佳人说书的批判,至今仍有启发意义。然而第73回,老太太突然风云变色,雷嗔电怒,大观园里掀起了血雨腥风,并且间接导致了检抄大观园和晴雯、司棋等人之死。
起因是贾宝玉不想读书,假装说夜里有人跳进大观园,把他吓了一跳。可怜的晴雯就教他撒谎说吓病了,这样可以次日不用去应对贾政的考问。晴雯哪里知道,就是这个主意,害得她丢掉了性命。
这是后话,我们来看贾母对此事的反应。
贾母闻知宝玉被吓,细问原由,众人不敢再隐,只得回明。贾母道:“我不料有此事。如今各处上夜的都不小心,还是小事,只怕他们就是贼,也未可知。”当下邢夫人尤氏等都过来请安,李纨凤姐及姊妹等皆陪侍,听贾母如此说,都默然无所答。
这个时候,探春又来煽风点火。
我要说的是,在贾府这个互害社会里,几乎没有人是无辜的,大家都不知不觉充当了告密者。
此时,一向因为庶出而自惭形秽的敏探春,挺身告密。
独探春出位笑道:“近因凤姐姐身子不好几日,园里的人,比先放肆许多。先前不过是大家偷著一时半刻,或夜里坐更时,三四个人聚在一处,或掷骰,或斗牌,小玩意儿,不过为熬困起见。如今渐次放诞,竟开了赌局,甚至头家局主,或三十吊五十吊的大输赢。半月前,竟有争斗相打的事。”
一个跟自己亲妈叫姨娘,不认自己亲舅舅的人,此刻不会不知道自己喉咙里喷出的是毒液,多少人的身家性命,就因为这段话而葬送掉。
贾母听了,忙说:“你既知道,为什么不早回我来?”探春道:“我因想著太太事多,且连日不自在,所以没回,只告诉大嫂子和管事的人们,戒饬过几次,近日好些了。”贾母忙道:“你姑娘家那里知道这里头的利害?你以为赌钱常事,不过怕起争端;不知夜间既耍钱,就保不住不吃酒,既吃酒,就未免门户任意开锁,或买东西,其中夜静人稀,趁便藏贼引盗,什么事做不出来?况且园内你姐儿们起居所伴者,皆系丫头媳妇们,贤愚混杂,贼盗事小,倘有别事,略沾带些,关系非小!这事岂可轻恕?”贾母早已不再亲自理事,但此时却大动干戈,亲自审问。林之孝家的等见贾母动怒,谁敢徇私,忙去园内传齐,又一一盘查。
虽然大家赖一回,终不免水落石出。查得大头家三人,小头家八人,聚赌者统共二十多人,都带来见贾母,跪在院内,磕响头求饶。
贾母先问大头家名姓,和钱之多少。原来这大头家,一个是林之孝家的两姨亲家,一个是园内厨房内柳家媳妇之妹,一个是迎春之乳母:这是三个为首的,馀者不能多记。贾母便命将骰子纸牌一并烧毁,所有的钱入官,分散与众人;将为首者每人打四十大板,撵出去,总不许再入;从者每人打二十板,革去三月月钱,拨入圊厕行内。又将林之孝家的申饬了一番。
我们知道,贾母平常最疼宝玉和黛玉,其次是探春,宝钗,当这些人给迎春的乳母求情的时候,贾母却一反常态地否决了。
黛玉、宝钗、探春等见迎春的乳母如此,也是物伤其类的意思,遂都起身笑向贾母讨情说:“这个奶奶,素日原不玩的,不知怎么,也偶然高兴。求看二姐姐面上,饶过这次罢。”贾母道:“你们不知道!大约这些奶子们,一个个仗著奶过哥儿姐儿,原比别人有些体面,他们就生事,比别人更可恶!专管调唆主子,护短偏向。我都是经过的。况且要拿一个作法,恰好果然就遇见了一个。你们别管,我自有道理。”宝钗等听说,只得罢了。
你会以为每个奶妈都会被整治吗?不会的,只是挑出一个典型代表,『作法』,俗名叫『扎筏子』。
这样其他人自然都老实了。贾母这么做的目的,当然可以说是为了维护大户人家的体统。比如进来一个田伯光的话,贾府的名声就毁了。有人认为,老虎偶尔发一下威,提升一下自己的存在感,从弄权的角度讲,也是屡试不爽的绝技,这一幕在中国历史上不断上演。
看看贾母发威的后果是大家都受到了震慑。
一时,贾母歇晌,大家散出,都知贾母生气,皆不敢回家,只得在此暂候。
难道贾母是红楼梦中黑暗大Boss吗?当然不是,贾母依然是慈爱的那个贾母,但是爱如果在原则问题上退让妥协,那就不是真正的爱。
我们要知道,贾母所面临的环境。作为一家之主,虽然在外人看来,她享尽清福,但实际上她担负着维持贾府的道统、法统和传统的重任。
在一般人看来,贾母天天宴乐打牌,是在享受,实际上,她也是在为维护这个大家族担任胶水的作用。她深知,有她在一天,家族就兴盛一天,子孙就和平相处一天。
贾母总让人想起英国女王,2022年9月8日,伊丽莎白女王走完了自己96岁的一生,而就在离世的前两天,她还接见了英国新任首相特拉斯。当时,她已经用尽了一生最后的气力。大家都注意到,她伸出来的手都是黑色的(说明刚刚经过了医疗处理)。果然,这是她一生最后一次公开露面。
贾母最大的失误:没有认清真正的黑暗Boss--薛姨妈
细读红楼梦你会发现,自从薛家来到贾府之后,凡是有贾母的地方,都有一个薛姨妈。
贾母都尊称她为姨太太,每次牌局都有她,有时候贾母邀请她去打牌,她还忸怩作态佯装不去,害得贾府的丫环们一个劲的央求她。
紫鹃试玉是红楼梦中里程碑式的章节。宝黛此前还彼此暧昧,经过紫鹃一试,完全明确了关系。但是试玉的后果也是很严重的,这意味着要让老祖宗表态。
老祖宗的老练和智慧体现在,明知道紫鹃试出了真玉,却不予以撮合,相反,轻轻否定掉,了无痕迹。
众人不解,细问起来,方知紫鹃说要回苏州去一句玩话,引出来的。
贾母流泪道:“我当有什么要紧大事,原来是这句玩话!”又向紫鹃道:“你这孩子,素日是个伶俐聪敏的,你又知道他有个呆根子,平白的哄他做什么?”薛姨妈劝道:“宝玉本来心实,可巧林姑娘又是从小儿来的,他姊妹两个,一处长得这么大,比别的姊妹更不同。这会子热刺刺的说一个去,别说他是个实心的傻孩子,便是冷心肠的大人,也要伤心。这并不是什么大病,老太太和姨太太只管万安,吃一两剂药就好了。”
你看,贾母揣着明白当糊涂,把这件事轻轻掩过。此时,薛姨妈也来一唱一和,她可是另有目的。
试玉之后,薛姨妈加快了控制林黛玉的步伐,包括搬到潇湘馆跟林黛玉一起住,并且认黛玉为干女儿。
感动得林黛玉斯德哥尔摩综合症发作。
忽然,薛姨妈亮出了杀手鐗,当着林黛玉提亲。薛姨妈对宝钗说:
“我想你宝兄弟,老太太那样疼他,他又生得那样,若要外头说去,老太太断不中意,不如把你林妹妹定给他,岂不四角俱全?”黛玉先还怔怔的听,后来见说到自己身上,便啐了宝钗一口,红了脸,拉著宝钗,笑道:“我只打你!为什么招出姨妈这些老没正经的话来?”宝钗笑道:“这可奇了!妈妈说你,为什么打我?”紫鹃忙跑来笑道:“姨太太既有这主意,为什么不和老太太说去?”
这是薛姨妈用来试探黛玉的狠话,没想到紫鹃一下子给了薛姨妈一个下马威。
如果你是薛姨妈,你会怎么回答?
你很希望自己的女儿干掉眼前的竞争对手,现在被对手的丫鬟将了一军。
让我们看看红楼梦中最懦弱,但阴狠的人是怎么反击的吧。
薛姨妈笑道:“这孩子急什么?想必催著姑娘出了阁,你也要早些寻一个小女婿子去了。”紫鹃飞红了脸,笑道:“姨太太真个倚老卖老的!”说著,便转身去了。黛玉先骂:“又与你这蹄子什么相干!”后来见了这样,也笑道:“阿弥陀佛!该,该,该!也臊了一鼻子灰去了。”薛姨妈母女及婆子丫鬟都笑起来。
薛姨妈一招制敌。
在一场大笑中,木石良缘灰飞烟灭。此役过后,她骗取了林黛玉信任,摸到了宝黛的底细,下定了主攻老太太的决心。步步为营,稳扎稳打。
为什么薛姨妈一定要把女儿嫁给贾宝玉?
宝玉的家底人品是一方面,最重要的一个原因是古代的媳妇最难跟婆婆相处。
如果婆婆是自己的亲姨妈,则是另一回事了。薛姨妈是王夫人的亲妹妹,亲上加亲,女儿有靠啊。
四、刘姥姥与人生的当务之急
很多看似重要的事,实际上并没有那么重要。
很多看似鸡毛蒜皮可有可无的小事,却对你的生活产生极其深远的影响。
就拿王熙凤来说,她每天要做的事没有几十件,也有十几件,在荣国府理事还不够,还要协理宁国府,恃才逞能。
但是她不知道,她一生做的最有价值的一件事,是接待了刘姥姥。
刘姥姥来自千里之外芥豆之微小小一个人家。她女婿家跟贾府曾有过瓜葛,但是早就断了来往。但是为了生计,刘姥姥不得不到贾府去讨一点方便。
刘姥姥在周瑞家的引荐下,终于见到了凤姐。凤姐虽然体面,但不失礼节。
那凤姐家常带著紫貂昭君套,围著那攒珠勒子,穿著桃红洒花袄,石青刻丝灰鼠披风,大红洋绉银鼠皮裙,粉光脂艳,端端正正坐在那里,手内拿著小铜火箸儿拨手炉内的灰。平儿站在炕沿边,捧著小小的一个填漆茶盘,盘内一个小盖锺儿。凤姐也不接茶,也不抬头,只管拨那灰,慢慢的道:“怎么还不请进来?”一面说,一面抬身要茶时,只见周瑞家的已带了两个人立在面前了,这才忙欲起身。犹未起身,满面春风的问好,又嗔著周瑞家的:“怎么不早说!”刘姥姥已在地下拜了几拜,问姑奶奶安。凤姐忙说:“周姐姐,搀著不拜罢。我年轻,不大认得,可也不知是什么辈数儿,不敢称呼。”周瑞家的忙回道:“这就是我才回的那个姥姥了。”凤姐点头。
刘姥姥含羞求救,凤姐是这样处理的。
说话间,刘姥姥已吃完了饭,拉了板儿过来,舔唇咂嘴的道谢。凤姐笑道:“且请坐下,听我告诉你:方才你的意思,我已经知道了。论起亲戚来,原该不等上门就有照应才是。但只如今家里事情太多,太太上了年纪,一时想不到是有的。我如今接著管事,这些亲戚们又都不大知道,况且外面看著虽是烈烈轰轰,不知大有大的难处,说给人也未必信。你既大远的来了,又是头一遭儿和我张个口,怎么叫你空回去呢?可巧昨儿太太给我的丫头们作衣裳的二十两银子还没动呢,你不嫌少,先拿了去用罢。”那刘姥姥先听见告艰苦,只当是没想头了;又听见给他二十两银子,喜的眉开眼笑道:“我们也知道艰难的,但只俗语说的:‘瘦死的骆驼比马还大呢。’凭他怎样,你老拔一根寒毛,比我们的腰还壮哩!”周瑞家的在旁听见他说的粗鄙,只管使眼色止他。凤姐笑而不睬,叫平儿把昨儿那包银子拿来,再拿一串钱,都送至刘姥姥跟前。凤姐道:“这是二十两银子,暂且给这孩子们作件冬衣罢。改日没事,只管来逛逛,才是亲戚们的意思。天也晚了,不虚留你们了。到家,该问好的都问个好儿罢。”一面说,一面就站起来了。
凤姐恐怕做梦也想不到,就是这样一位普通的乡野老妪,最后却救了她女儿巧姐的命。
无论是在曹雪芹原书(如果有原书的话)还是高鄂续书中,刘姥姥都在贾府败落之时,救了巧姐。
王熙凤哪里知道她这一辈子忙来忙去,就做了这一件积德行善的正经事啊。
同理,我们每天忙忙碌碌,不知道自己在做什么,其实这样也甚好。也许在不知不觉之中,我们就做成一件能够泽被自己及后代的大事。
当然,我们也不能说凤姐一次接见就有这样的成果,让刘姥姥知恩图报的,还有二进荣国府的隆重接待。
按照曹雪芹的构思,红楼梦中刘姥姥三次进入荣国府:第一次出现在第六回,描绘了“千里之外,芥豆之微,小小一个人家,因与荣府略有些瓜葛,这日正往荣府中来,因此便就此一家说来”;第二次是在第三十九回到第四十一回,贾府处于鼎盛时期,刘姥姥的到访为大观园增添了不少乐趣;第三次在原作中已佚失,应是在贾府衰败之后,刘姥姥再次进府,救出了巧姐等人。
大家在读红楼梦这一段的时候,一定要注意下面的内容。
书中重点描绘了酒宴中鸳鸯、凤姐等人如何捉弄刘姥姥,逗笑贾母。刘姥姥明白其中的用意,“我们哄哄老太太开开心,有什么好恼的!你们先嘱咐我,我就明白了,大家只是取个乐儿。”作为一个乡村出身的人,刘姥姥不仅世故老练,还机智识趣,随机应变。她的粗犷作风与贵族家庭的生活形成巨大对比,激起一片欢笑。其中最为人津津乐道的场景是因她而引起的“筵席笑声”:贾母一声令下,刘姥姥站起来,高声唱道:“老刘,老刘,食量大如牛,吃个老母猪不抬头”,同时还鼓着腮帮子不语。众人听见她的话,看到她的模样,个个捧腹大笑。“湘云笑得控制不住,一口饭喷了出来;林黛玉则因笑得太厉害,肚子都疼了,只好伏在桌子上喘气。”这两位聪慧的姑娘最先做出这样的反应,非常符合她们的性格:豪放的湘云笑到将嘴里的饭喷出,而体质柔弱的黛玉则笑到气都透不过来。
“宝玉早滚到贾母怀里,贾母笑着搂着宝玉叫‘心肝’”,这样的描写精准而简洁地表现出了这对祖孙的神情动作。贾母的快乐心情和宝玉的撒娇神态,跃然纸上。至于“王夫人笑得用手指着凤姐儿,却说不出话来”,更显得传神。王夫人意识到这场笑闹大概是凤姐的主意,但既然能让大家高兴,也就无伤大雅,更何况此时她自己也被欢笑所征服,只能用手指着凤姐,却说不出话来。这种描写让人仿佛听到她的笑声,看到她的手势,还能感受到她那时愉悦的心情,生动地展现了人物形象。
紧接着描述了“薛姨妈也忍不住,口里的茶喷了探春一裙子;探春手里的饭碗也弄到了迎春身上;惜春因为笑得太厉害,离开座位拉着她的奶娘,让她帮忙揉揉肚子”。这里描绘了四位角色的反应:薛姨妈因为太过欢乐,不慎将茶水喷到了探春的裙子上;被喷湿的探春不禁将手中的饭碗弄到了迎春身上;而最年幼的惜春则因为笑得太厉害,离开座位找她的奶娘来帮忙。
最后一段写到,“地下的人无不弯腰屈背,有的躲到一边蹲着笑,有的忍笑上前帮姐妹换衣裳;唯有凤姐和鸳鸯仍旧坚持站着,继续让刘姥姥表演。”除了前述个别人物,这里又概括了整个场景,凤姐和鸳鸯的表现恰好符合她们当时的角色。
这些关于“筵席笑声”的描述虽然笔墨不多,却细致入微,生动具体地展现了各个角色的身份和性格特点。它既有画面之美,堪称一幅生动的风俗画,又有声音之韵,犹如一曲欢乐的协奏乐。
我拍下人民文学版这段文字,大家看看有没有发现问题。
告诉大家一个惊悚的事情,这里少了一个人。薛宝钗呢?
难道是曹雪芹忘了吗?不会,薛姨妈都没忘,怎么能忘掉宝钗。
曹雪芹是故意的。
在红楼梦中最欢乐的一个场景,在这样一个凝固的喜剧瞬间,在刘姥姥等人牢记一辈子的巅峰时刻,薛宝钗是缺席的,她在精神上缺席了。
尽管事后,贾府更加厚待刘姥姥,给了很多东西,王夫人甚至给了刘姥姥100两银子。
台湾红学家欧立娟据此认为,王夫人是大善人。
我不反对王夫人有仁厚的一面,但是应该问问金钏儿、晴雯等人的冤魂答不答应。
我觉得促成刘姥姥最终解救巧姐的原因,不仅仅是贾府物质的帮扶和馈赠,而是这个凝固的欢乐的瞬间。
那是这个乡野村妇最荣耀的时刻,如同卓别林在戛纳的阳台上听见《城市之光》露天放映场此起彼伏的笑声,如同郭德纲的徒弟张云雷唱《探清水河》时,台下观众闪烁的手机屏幕和大合唱,如同梅西举起大力神杯时烟火升起的那一刻……
我希望大家课后认真复习一下这两页内容,看似琐碎的礼物清单,带着淡淡的苦涩和些许的温暖。
说著,只见平儿走来,说:“姥姥过这边瞧瞧。”刘姥姥忙跟了平儿到那边屋里,只见堆著半炕东西。平儿一一的拿给他瞧著,又说道:“这是昨日你要的青纱一疋,奶奶另外送你一个实地月白纱做里子。这是两个茧紬,做袄儿裙子都好。这包袱里是两疋绸子,年下做件衣裳穿。这是一盒子各样内造小饽饽儿,--也有你吃过的,也有没吃过的,--拿去摆碟子请人,比买的强些。这两条口袋是你昨日装果子的,如今这一个里头装了两斗御田粳米,熬粥是难得的;这一条里头是园子里的果子和各样乾果子。这一包是八两银子。这都是我们奶奶的。这两包,每包五十两,共是一百两,是太太给的,叫你拿去,或者做个小本买卖,或者置几亩地,以后再别求亲靠友的。”说著,又悄悄笑道:“这两件袄儿,和两条裙子,还有四块包头,一包绒线,可是我送姥姥的。那衣裳虽是旧的,我也没大很穿,你要弃嫌,我就不敢说了。”
平儿说一样,刘姥姥就念一句佛,已经念了几千佛了,又见平儿也送他这些东西,又如此谦逊,忙笑道:“姑娘说那里话?这样好东西,我还弃嫌?我就有银子,没处买这样的去呢!只是我怪臊的:收了不好,不收又辜负了姑娘的心。”平儿笑道:“别说外话,偺们都是自己,我才这么著。你放心收了罢,我还和你要东西呢。到年下,你只把你们晒的那个灰条菜和豇豆,扁豆,茄子乾子,葫芦条儿,各样乾菜带些来,--我们这里上上下下都爱吃这个,--就算了。别的一概不要,别罔费了心。”刘姥姥千恩万谢的答应了。平儿道:“你只管睡你的去,我替你收拾妥当了,就放在这里。明儿一早,打发小厮们雇辆车装上,不用你费一点心儿。”
相信,每个人都有几个发财的朋友、得势的亲戚,但是当遇到事求助的时候,你就知道这一切有多么难。
举个例子,比如你的朋友是一位亿万富豪,你想跟他借钱急用,此时你要想一想:在你跟他开口借钱之前,已经至少200人找他借过钱了,并且他答应了其中100人,67人没有还。
这个时候,你开口求助,他是答应还是不答应呢?他要不要跟配偶商量呢?他要不要回绝另外99个求助的人呢?
或许在他看来,你要借的金额就是你对你们友情的『作价』。这很残酷,但,很多人就是这么想的。
尤其是当代,借钱这个问题太复杂了,否则也不会有那么多的网贷机构了。实际上这个世界上能毫不犹豫借给你的钱,只有父母(当然前提是他们有钱)和部分的兄弟姐妹(前提是他们的配偶愿意)。其余,就不好说了。
再多说一句,除非是短期的有明确归还日期并且守约按时归还的金额不大的借钱调头,凡是跟朋友的大额或长期借款,无论借成与否,无论按时归还与否,必然会伤害到彼此的感情。
这么一想,大家就知道贾府尽管有很多的不义、枉法、欺诈和肮脏,在对待刘姥姥方面,他们做得如此恩慈,豪迈,敞亮。
甚至可以说,红楼梦因为有了刘姥姥这个人物,有了贾家(其实是王家)对刘姥姥的感念旧情,让人觉得世道没那么恶,人生还值得过。
好的,下一节课,我们要给大家讲一讲电视剧版《红楼梦》和谢铁骊导演的电影版《红楼梦》。